报假案应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报假案,也俗称报假警。我们都知道,110报警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报假警、报假案的行为会浪费警力,是一种严重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至于报假案是否构成犯罪,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报案者一般不承担刑事责任。 实践中,如果故意报假案,一般会面临的处罚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行政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处罚款和拘留: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是刑事处罚。如果是故意报假案,而因报假案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已经构成刑事犯罪的,则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处理报假案的方法如下:行政处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进行处罚款和拘留;刑事处罚。如果是故意报假案,而因报假案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已经构成刑事犯罪。
-
派出所如何处理报假案?
报假案的行为属于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对于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6.25 179 -
派出所如何处理报假案
报假案谎报警情,会造成警力资源浪费,属于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
2020.02.01 204 -
虚假报案公安如何处理
对于虚假报案的行为,公安机关会这样处理:如果报案人是故意的,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则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1.25 298
-
报假案应该如何处理
报假案,也俗称报假警。我们都知道,110报警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报假警、报假案的行为会浪费警力,是一种严重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至于报假案是否构成犯罪,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
2022-11-03 15,340 -
报假案如何处理?
报假案,也俗称报假警。我们都知道,110报警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报假警、报假案的行为会浪费警力,是一种严重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至于报假案是否构成犯罪,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
2022-10-12 15,340 -
报假案如何处理
报假案,也俗称报假警。我们都知道,110报警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报假警、报假案的行为会浪费警力,是一种严重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至于报假案是否构成犯罪,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
2022-11-03 15,340 -
报假案该如何处理
报假案,也俗称报假警。我们都知道,110报警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报假警、报假案的行为会浪费警力,是一种严重的扰乱公共秩序行为。 至于报假案是否构成犯罪,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并且
2022-06-23 15,340
-
01:10
虚假诉讼罪如何报案虚假诉讼罪,指的是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时,所依据的事实是捏造的,其行为严重侵害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或妨害司法秩序,构成犯罪。 由于虚假诉讼发生在民事诉讼案件中,所以,发现虚假诉讼罪时,最直接的报案方式是向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报案。报
3,919 2022.05.11 -
01:01
虚假诉讼如何处理对于虚假诉讼,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虚假诉讼是指,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或恶意调解,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于情节较轻,危害性不大的虚假诉讼,
3,803 2022.04.15 -
01:03
遗弃老人公安应该如何处理关于遗弃老人公安机关怎么处理的问题:首先,任何一个人只要发现有遗弃行为都可以向侦查机关报案。在接受报案后,公安机关会进行相关侦查工作。其次,如果是被遗弃的本人,可以自诉到法院。遗弃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如离婚双方都不想抚养孩子的,或子女不愿赡
1,29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