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的上诉状有哪几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掌握行政上诉状的六大部分 (一)标题:写明“行政上诉状”。 (二)首部:必须分别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相关情况。是公民的,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等;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写明全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及职务等。 (三)上诉缘由: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纠纷一案,不服××人民法院×年×月×日(2006)×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裁定),现依法提出上诉。 (四)上诉请求:一般是要求“撤销”原判决(裁定),进而要求“驳回诉讼请求”或“驳回起诉”;或要求“发回重审”;或要求“部分”或“全部”改判;要求改判的应当具体说明改判的请求。因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机关,所以请求“驳回诉讼请求”或“驳回起诉”只能由行政机关上诉时提出。 (五)事实与理由:该部分是上诉状的重点。围绕上诉请求,说明原判决(裁定)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或适用法律错误,或原审定性错误,或程序违法等。通过事实和证据说明原审错误所在,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实现上诉的目的。 (六)尾部:依次写明上诉人民法院的全称、上诉人名称、上诉日期等,并在附项中列清上诉状副本和有关证据材料的份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管辖权异议上诉状按对方人数提交副本,正本只需要一份。管辖权的异议,应由法院内部自行根据法律规定来审查并作出裁定,无需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也无需对方当事人答辩,所以提供一份异议书就可以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 提出管辖权异议,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但尚未进行实体审理。没有受理的案件或者已经进入实体审理的,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 二、管辖权异议只能对第一审法院提出,对于第二审法院不得提出管辖权异议。 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本案的当事人。 四、管辖权异议必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
-
管辖权异议上诉状内容
大体格式为:标题:管辖权异议上诉状,居中;第二行空两格,写明上诉人(原审被告)的基本信息;退行,写明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基本信息,退行,写明案件、一审法院、案号,并提出表示提出管辖权异议,表示上诉;退行,写明上诉请求及请求递交额法院;退行,
2022.09.29 200 -
管辖权异议上诉状范文
大体格式为:标题:管辖权异议上诉状,居中;第二行空两格,写明上诉人(原审被告)的基本信息;退行,写明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基本信息,退行,写明案件、一审法院、案号,并提出表示提出管辖权异议,表示上诉;退行,写明上诉请求及请求递交额法院;退行,
2020.02.20 309
-
管辖权异议上诉状上哪
管辖权异议申请书向法院提交一份就可以的。管辖权的异议,由法院内部自行按照法律规定审查裁定,无需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也无需向对方当事人答辩,向法院提出管辖权的异议,只需向法院提供异议书即可。二审立案之日起
2021-10-01 15,340 -
管辖权异议上诉状几份呢
对于管辖权的异议,应由法院内部自行根据法律规定来审查并作出裁定,无需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也无需对方当事人答辩,所以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只要向法院提供一份异议书就可以的。因此对于管辖权异议上诉状几份提
2022-07-12 15,340 -
上诉状管辖权异议上诉状
网上有很多范文,可以具体搜索参考。一般格式为:标题:管辖权异议上诉状,居中;第二行空两格,上诉人(原审被告)的基本信息;退行,说明被上诉人(原审原告)的基本信息,退行,说明案件、一审法院、案件号码,提
2021-11-29 15,340 -
管辖权异议的上诉状
管辖权异议的处理 (一)移送管辖 1、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依法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移送至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2、当事人没有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依职权审查后认为本院无管辖权,移送至有管辖权的
2022-08-15 15,340
-
00:53
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管辖权异议的审查期限为15日。管辖权异议,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本诉被告对受诉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提出的质疑。管辖权异议作为一项制度,则是指被告提出异议,法院予以审查处理的程序规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不能提出管辖权异议,因为有
2,631 2022.04.17 -
01:07
移送管辖的条件有哪些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如果需要移送管辖,应当符合下面几个条件: 第一,案件已经受理; 第二,受理案件的法院对案件无权管辖,或者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已经先行立案受理本案件; 第三,受移送的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 如果受移送法院认为自
2,644 2022.04.15 -
00:57
欠款起诉管辖权是如何确定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管辖法院,如果当事人双方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无约定的,管辖法院为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在合同借贷的案件中,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也有管辖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1,5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