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信钱包司法冻结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需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七条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的期限。 人民法院也可以依职权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解除查封、扣押、冻结裁定,并送达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或者案外人: (一)查封、扣押、冻结案外人财产的; (二)申请执行人撤回执行申请或者放弃债权的; (三)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流拍或者变卖不成,申请执行人和其他执行债权人又不同意接受抵债的; (四)债务已经清偿的; (五)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且申请执行人同意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的其他情形。解除以登记方式实施的查封、扣押、冻结的,应当向登记机关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首先要知道法院冻结的原因,知道了冻结原因才能向法院申请解冻。不同的冻结原因解冻的时间也不同。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查封、扣押、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前款规定期限的二分之一。
-
法院冻结微信钱包多久解冻
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查封、扣押、冻结期限届满前办
2020.11.06 1,041 -
微信钱包一般多久会被司法冻结
需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2020.03.10 941
-
微信钱包司法冻结多久
需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2022-06-06 15,340 -
法院冻结微信钱包多久解冻
法院冻结微信钱包多久解冻要看冻结的期限是多久。如果期限已到,当事人履行还款义务的,可向法院申请解冻。一般法院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是不得超过三年。
2022-06-08 15,340 -
微信钱包账号被法院冻结多久
需要根据具体情形而定。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2022-06-08 15,340 -
法院冻结微信钱包怎么解冻
法院冻结微信钱包多久解冻要看冻结的期限是多久。如果期限已到,当事人履行还款义务的,可向法院申请解冻。一般法院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的期限是不得超过三年。
2022-06-11 15,340
-
01:04
法院冻结微信零钱需要多久才解除
法院冻结微信零钱需要六个月的时间才可以解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及其他资金的期限不可以超过六个月,查封、扣押动产的期限不可以超过一年,查封不动产、冻结其他财产权
90,513 2022.05.11 -
00:54
微信诈骗会判刑多久
微信诈骗是一种诈骗的方式,对微信诈骗的定罪处罚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诈骗罪的规定。具体根据诈骗的金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决定量刑。通过微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诈骗数额较大,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2,856 2022.04.15 -
01:04
盗微信号属于违法吗
盗微信号属于违法。 微信属于个人财产,盗微信已经构成了盗窃罪。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盗窃罪是最古老的侵犯财产犯罪,几乎与私有制的历史一样久远。 同时微信
4,47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