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有权拒绝判缓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司法局评估不同意缓刑,不影响法院判决。缓刑,全称刑法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派出所有权利拒绝假释。派出所对不满足条件的,比如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故意伤害罪除外)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就可以拒绝假释。
要看具体情形。司法局无正当理由不能拒绝接受。司法局一般以罪犯不在本地居住为由相互推诿,这时候就要检察院出面了,法院也会帮忙协调,不会因为超期报道而收监。但如果有合法正当理由拒绝,且符合相关规定的,法院可以依法裁定收监。
-
判缓刑司法局怎么判?
判缓刑后司法局的流程为携带相关材料和复印件先去司法局报道,进行备案,以后按时报道就可以了,直到缓刑结束即可,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2020.02.21 198 -
判缓刑后司法局收钱吗
我国的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判缓刑后,犯罪分子到当地司法局报道时不用交押金。判缓刑后,每周最少要到司法局当面汇报一次,或者可以通过电话进行一次汇报。犯罪嫌疑人在缓刑社区接受社区矫正时,通常是让司法所进行监管的。司法所每个月都会组织犯罪嫌疑人
2021.04.30 1,539 -
判缓刑都要去司法局吗
判缓刑需要去司法局,犯罪分子被判处缓刑之后需要由司法局接收并且进行监管。 缓刑是指对于触犯刑律,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如果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符合以下条件的
2020.05.31 635
-
缓刑司法局拒绝指什么
法院判缓刑的,司法局无权不接收。如果犯罪人不居住在该司法局辖区的,法院应当将犯罪人移送其居住地的司法局执行。 司法局不接受时,可以要求司法部门说明理由,建议向当地公安局咨询处理,反馈情况
2022-07-01 15,340 -
醉驾司法局判缓刑吗
因为醉驾,被法院判缓刑,通知到司法所接受社会矫正。 如果不按时去,会被收监的。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
2022-07-18 15,340 -
司法局拒收后缓刑会被收监吗
1、要看具体情形。司法局无正当理由不能拒绝接受。 2、司法局一般以罪犯不在本地居住为由相互推诿,这时候就要检察院出面了,法院也会帮忙协调,不会因为超期报道而收监。但如果有合法正当理由拒绝,且符合相关规
2022-05-21 15,340 -
判缓刑后司法局收钱吗
一、缓刑到司法局不需要收费。缓刑是一种适用社区矫正的刑罚方式,其适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
2022-05-23 15,340
-
01:11
员工有权利拒绝加班吗员工是否有权利拒绝加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加班的理由是不正当的,员工有权利进行拒绝,要求加班的理由是正当的,员工无权拒绝,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延长工作时间,并且获得相应的工资报酬。法律对正当的加班理由是有明确规定的,存在
1,705 2022.04.17 -
01:05
司法局评估不同意缓刑怎么办司法局评估不同意缓刑的,一般是因为司法所不接受判处缓刑的决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可以被判处缓刑: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
3,250 2022.04.17 -
00:53
被司法拘留过会判缓刑吗被司法拘留不会影响犯罪人适用缓刑,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具体是指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犯罪人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再依法决定是否对其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适用缓刑有特定的条件,首先,
1,28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