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未落户不认定一定存在法律风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达成协议存在风险。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获得司法救济的前提条件。 职工因工伤死亡,参加工伤保险的,死亡待遇基本上是有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必须经工伤认定,社会保险机构才会予以赔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与近亲属私下达成协议,用人单位没有当即完全按协议支付工亡待遇的,存在风险。一旦超过法定近亲属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的一年时效,将不能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不履行协议将无法按工伤获得司法救济。 因此,对不能当即完全兑现的,应当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工伤死亡的认定
工伤死亡认定标准是: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工伤,这里有两个条件,第一是工作时间,第二是工作岗位,只在工作时间,不在工作岗位,也是不能认定工伤的。
2020.09.22 341 -
工伤死亡与工伤认定
1、关于职工在上班时间是否能认定工伤,工伤保险条例有明确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可以认定工伤。是否可以认定为视同工亡,主要看三个条件: 1、是否在工作时间; 2、是否在工作岗位,对工作岗
2020.04.10 189 -
认定为工伤一定存在劳动关系吗
是的。现实中申请工伤认定,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最根本的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关系,这也是认定工伤的前提,在很多地方的工伤认定部门都要求在认定工伤之前进行劳动关系认定。《工伤保险条例》是处理劳动者因工受伤补偿问题的具体规范。根据《条例》第2条规定,
2020.04.22 170
-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达成协议存在风险吗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达成协议存在风险。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获得司法
2022-03-01 15,340 -
工伤死亡认定私下达成协议存在风险吗?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达成协议存在风险。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获得司
2022-04-08 15,340 -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达成协议有风险吗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达成协议存在风险。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获得司
2022-04-09 15,340 -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签订协议有风险吗
工伤死亡不认定私下达成协议存在风险。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获得司
2022-04-08 15,340
-
01:10
工伤死亡怎么认定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工伤死亡的认定标准为: 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因为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2、某人因为工伤事故或者职业病导致死亡的结果。 3、发生工伤事故或者在职业病停工留薪期间死亡,也认定为
8,549 2022.04.15 -
01:15
因工死亡如何认定
因工死亡的认定首先要求被认定为工伤,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第二种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这
7,465 2022.04.15 -
01:23
借名买房存在的风险
借名买房的风险包括: 名义产权人可能会反悔。名义产权人反悔的话,而出资人又无法证明双方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等,就会很难取得房屋产权或收回购房款。 银行贷款合同提前解除。如果银行查出实际购房人和贷款人身份信息不一致,则可能提前解除合同。 名义产
1,340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