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撤销合同有哪些方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十四条规定,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本条是关于可撤销合同的规定。所谓可撤销合同,就是因意思表示不真实,通过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行使撤销权,使已经生效的意思表示归于无效的合同。 我国的第五十九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 (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二)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时起无效。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赠与合同的撤销方式包括赠与人单方撤销,受赠人单方撤销,双方协商一致撤销,赠与人法定撤销。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但是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除外。
赠与合同的撤销方式如下:任意撤销:任意撤销赠与合同。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赠与人在赠与财产权利转让前,应当按照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法定撤销:赠与财产权转让后,赠与人丧失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但在具备下列条件时,赠与人仍可享有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受赠人严重侵犯赠与人或赠与人近亲属;受赠人有义务支持赠与人;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
-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包括两种,一是以意思表示的方式为之,二是以诉讼方式为之。以意思表示的方式为之,即撤销权人将撤销合同的意思告知相对人就可产生撤销合同的后果。以诉讼的方式为之,即当事人须向法院提起撤销合同的诉讼,经法院判决才可撤销合同。
2021.04.06 150 -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合同撤销权的行使方式包括诉讼和仲裁。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
2021.03.16 119 -
合同撤销有哪些法律后果
合同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是: 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2021.03.10 97
-
申请撤销合同方式有哪些
1、协商解除: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约定解除;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3、法定解除;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
2022-05-28 15,340 -
赠与合同有哪些撤销方式
赠与合同的撤销行为,只要发生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都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经过公证或者一方不得撤销的除外。撤销,一般需要由赠与人以通知方式告知受赠人,也可以采用诉讼或者仲裁来主张撤销该合同。根据《民法典
2022-07-03 15,340 -
赠与合同有哪些撤销方式?
赠与合同的撤销行为,只要发生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都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经过公证或者一方不得撤销的除外。撤销,一般需要由赠与人以通知方式告知受赠人,也可以采用诉讼或者仲裁来主张撤销该合同。根据《民法典
2022-06-22 15,340 -
有哪些赠与合同的撤销方式
赠与合同的撤销行为,只要发生在赠与财产权利转移之前都是有效的,但是,如果经过公证或者一方不得撤销的除外。撤销,一般需要由赠与人以通知方式告知受赠人,也可以采用诉讼或者仲裁来主张撤销该合同。根据《民法典
2022-06-06 15,340
-
01:34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有哪些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常常出现债务人为了逃避债务而转移财产的行为。这时候为了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了债权人撤销权制度。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突破了合同法相对性的原则,赋予债权人撤销债务人的非法行为的权利。债权人撤销权主要是指,当债务人恶意转
1,324 2022.04.17 -
01:22
可撤销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可撤销合同指合同因为缺少一定的生效要件,其有无效力,取决于有撤销权的一方有无行使撤销权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只是法律赋予一方享有撤销权的权利。合同被撤销之前,具有法律效力。 当出现一方以不正当手段订立合同;乘人之危订立合同;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
681 2022.04.17 -
01:23
合同承诺有哪些方式合同的承诺方式包括了明示承诺和默示承诺这两种形式。根据我国合同法和民法典的规定,要约经由承诺,即双方达成一致合意后合同成立。因此,当事人的承诺是合同成立的关键。而当事人可以通过通知的方式,也就是明示的方式,向要约人发出承诺;或者根据当事人的
1,05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