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婚罪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重婚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主体,由于重婚罪具有对合偶性的特点,单个人不能构成。 2、本罪侵害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3、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具体表现为: 第一、有配偶的人明知自己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如果行为人基于某些合理的依据,如认为自己的配偶已死亡而与第三人结婚的,不构成本罪。 第二、无配偶的人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其结婚。如果无配偶的人受有配偶的人欺骗,误认为对方没有配偶而与其结婚的,无配偶的入不构成本罪,而由有配偶的人单独构成重婚罪。 4、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第一、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登记结婚,相婚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登记结婚。 第二、有配偶者又与他人建立事实婚姻关系,相婚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建立事实婚姻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重婚罪的前婚属于合法婚姻。即重婚罪的前婚是经过合法结婚登记手续,办理结婚证的婚姻。不过,在部分地区,对于未领取结婚证的事实婚姻也是给予认可的。 2、重婚罪的后婚可以是法律婚姻,也可以是法律上认可的事实婚姻关系。一就是领取结婚证的重婚,二就是以夫妻名义形成事实婚姻的重婚。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罪认定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3、主体为一般主体,一是有配偶的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又与他人成立婚姻关系,二是没有配偶的人,明知对方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4、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
-
重婚罪怎么认定如何认定事实重婚罪
重婚罪的认定先要认定是否是重婚,认定重婚,关键要看是否构成另一夫妻关系。依据有关司法解释,重婚有两种情况:一:是法律上重婚(法学理论上称为“法律婚”),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指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二:是事实上重婚(法学理论上称
2021.01.29 386 -
重婚罪犯罪认定
重婚罪的认定是: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或自己有配偶而故意与他人结婚;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客观方面表现为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2020.01.31 104 -
-
重婚罪的认定重婚罪怎么认定
想要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了解重婚罪保护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采用刑事处罚措施来保护。首先,重婚是对一夫一妻制的挑战。对于违背一夫一妻制的,则会受到刑事处罚的惩罚。所以,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重婚前的婚姻有效。
2022-07-16 15,340 -
重婚罪的认定如何认定重婚罪
想要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了解重婚罪保护的是什么,为什么会采用刑事处罚措施来保护。首先,重婚是对一夫一妻制的挑战。对于违背一夫一妻制的,则会受到刑事处罚的惩罚。所以,认定重婚罪首先需要重婚前的婚姻有效。
2022-06-26 15,340 -
什么是重婚罪, 重婚罪如何认定, 重婚罪的认定
重婚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重婚罪属于“不告不理”,即除非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一般情况法院不会主动受理。 认定: 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而重婚,也即两
2022-03-26 15,340 -
重婚罪怎么认定,重婚罪如何认定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婚姻关系。《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构成重婚
2021-06-25 15,340
-
01:16
重婚罪的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重婚罪,是指已经有配偶的人有重婚行为,或者明知他人已经有配偶还与之结婚的行为。构成上述行为,就构成重婚罪。 有配偶的人,指的是男人有妻子、女人有丈夫,这种夫妻关系经过婚姻登记后没有经过法定程序解除即办理离婚登记的,婚
3,742 2022.04.17 -
01:00
重婚罪怎么认定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 侵犯的客体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重婚的行为,即有配偶的人又与他人结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 主体为一般主体
1,678 2022.04.17 -
01:16
重婚罪如何认定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3,93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