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罪共犯如何认定,偷税罪的共犯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同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悦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税款,偷税数额达到一定程度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行为。 偷税罪与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在犯罪主体、犯罪的客观表现、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内容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当出现偷税罪的共犯时,则有可能造成相互混淆的现象。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如果与偷税人相互勾结,故意不履行其依法征税的职责,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的,应该将其作为偷税罪的从犯来论处。但如果行为人知道了某人在偷税,出于某种私利,而佯装不知,对偷税犯罪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并因此不征或少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只能认定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构成应当包括: (1)犯罪主体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2)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3)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税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构成: (1)犯罪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2)犯罪主体为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3)犯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税务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
-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构成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其量刑指南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2020.08.31 160 -
徇私舞弊罪少征税款罪
徇私舞弊罪少征税款罪的处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4.07 176 -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怎么认定定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是指,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者少征应征税款,导致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触犯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的犯罪分子,犯罪情节情节较轻的,会被法院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如果犯罪分子的行为给公私
2020.05.01 204
-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与偷税罪的界限是什么?
我国《刑法》第四百零四条规定: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从法律规定看,徇私舞弊不征、少征
2021-06-18 15,340 -
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是犯罪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是指税务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征或少征税款,造成国家税收重大损失的行为。国家商检部门和商检机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伪造检验结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
2021-11-10 15,340 -
如何认定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
有下列要素可以确定为徇私舞弊、少征税罪: 主体限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 主观方面由故意组成; 犯罪对象是国家税收征收管理制度和国家税务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4、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徇私舞弊,不征税,造成国家
2021-12-31 15,340 -
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如何认定?
1、区分本罪与偷税罪的界限偷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悦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缴
2021-09-14 15,340
-
01:10
企业偷税漏税如何判罪
企业偷税漏税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国家对企业的这种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来处罚偷税漏税的企业。国家也明确给出了相关法律处罚条件以及管理办法,如果纳税人采取了欺骗的手段来谎报纳税税额或者是规避税额的申报等不正当手段,导致逃避纳税款数额占应
1,740 2022.04.15 -
01:23
逃税罪与偷税罪的区别有哪些
刑法修正案(七)已经将偷税罪罪名改称为逃税罪。逃税罪与偷税罪主要有三个区别: 1、犯罪手段不同; 2、追诉标准中的数额不同; 3、对主动消除违法后果的处理不同。 具体而言,偷税是指纳税人以不缴或者少缴税款为目的,采取各种不公开的手段,隐瞒真
607 2022.05.13 -
01:22
共同犯罪的认定
构成共同犯罪,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首先,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一起实行犯罪行为,并且都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了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 第二,共同犯罪人在主观上必须都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这个意思是指,共同犯罪人不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犯
2,46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