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一次还能和解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发生交通事故后,有的肇事司机有时候在无人的情况下由于慌张害怕第一反应会逃离现场,但事后冷静下来又会主动承担错误,想与受害人私了解决。那么交通肇事逃逸可以私了吗?交通肇事逃逸私了还会受到处罚吗? 广东鹏浩律师事务所的章少英律师做出了解答: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可以私了,要看交通肇事逃逸的严重程度,即逃逸行为是否已经构成犯罪。如果尚未构成犯罪,此时肇事车主不会受刑事处罚,仍然有与受害人私了的余地。如果情节轻微,且取得被害人的谅解,甚至可以不予处罚。但是如果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了,此时检察院提起公诉,就不是私了可以解决的了。 一、交通肇事可以私了的情况 公安交警部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果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在事故责任的划分上,交警会认定逃逸的车主要负事故的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此时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 但是根据法律规定,违法行为人如果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可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一)情节特别轻微的;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 (三)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 (四)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五)有立功表现的。 因此,从以上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交通肇事逃逸了,肇事车主可以与受害人私了达成和解,但主要是民事赔偿方面的和解,此时也能对减轻治安处罚有一定的作用,因为如果逃逸了,大多数情况下车主的行政处罚是没办法避免的,除非有以上规定可以减轻或者不予处罚的规定,但是具体可不可以减轻或者不处罚这也取决于公安部门的认定和判断,公安交警部门是有决定权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交通肇事逃逸后可以和解吗?
关于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逃逸的情况,后期是否还能和解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八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可能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
2020.07.12 263 -
-
肇事逃逸和解还处罚吗
肇事逃逸和解还处罚,如果尚不构成犯罪,会进行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即使是和解是无法免除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可吊销驾驶证。
2020.12.09 225
-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和解吗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造成后果的,可以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
2022-07-07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和交通肇事逃逸区别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所谓重大事故,是指: 1、死亡一人或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
2022-07-07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还能私了吗
1、交通肇事逃逸是否可以私了,需要根据交通肇事逃逸的严重程度,即逃逸行为是否已经构成犯罪来确定。如果情节轻微,尚未构成犯罪,此时肇事车主不会受到刑事处罚,则可以与受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双方可私了解决,但
2022-07-06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还能撤案吗
交通肇事逃逸,只要是错案的情况下才能撤销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
2022-07-03 15,340
-
01:28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有: 1、行为人由于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依法应当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2、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有死亡2人以上或5人重伤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
1,392 2022.04.17 -
01:00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私了吗发生交通肇事后,如果肇事司机逃逸的话,是不能采取私了的方法解决交通事故问题。此时,肇事司机应当及时投案自首,向交警部门承担行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就要承担刑事责任。因为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即使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3,195 2022.04.15 -
00:55
肇事逃逸了还能走保险吗肇事逃逸了是否还能走保险,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肇事逃逸车可以通过保险理赔,交强险应予以理赔,但是商业险得不到赔偿。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该行为人应该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列损失和费用,交强险
4,69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