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诉讼费如何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第五条案件受理费 (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二)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的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一百元; (三)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 (四)财产案件,按争议的价额或金额,照下列比例交纳: 1.不满一千元的,每件交五十元; 2.超过一千元至五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四交纳; 3.超过五万元至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三交纳; 4.超过十万元至二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二交纳; 5.超过二十万元至五十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点五交纳; 6.超过五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7.超过一百万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点五交纳。 (五)侵害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的案件,每件交五十元至一百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交纳; (六)行政案件按下列标准交纳: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五元至三十元; 2.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五十元至四百元; 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三十元至一百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 (七)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三十元至五十元。 (八)破产案件,按破产企业财产总值,依照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 第六条原告提出两个以上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人民法院需要合并审理的,案件受理费根据不同的诉讼请求分别计算收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诉讼保全费计算
根据有关规定诉讼保全费用按照保全数额的不同而收取的费用也不同,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是数额不超过1000元,每件缴纳30元;第二档是1000到10万元按照百分之一缴纳;第三档超过10万元的,超出的部分按百分之零点五交纳,其余的按第二档计算。但
2020.03.31 265 -
二审诉讼费如何计算
按照诉讼费交纳办法,对财产案件提起上诉的,二审诉讼费按照不服一审判决部分的上诉请求数额交纳。其中一审中的财产案件是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的比例实行分段累计交纳。
2020.08.31 226 -
行政诉讼费如何计算
行政诉讼费用的计算是: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元至30元; 2.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400元; 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30元至100元; 4.行政案件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的收费标准。
2020.08.08 221
-
全国统一诉讼费怎么计算?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 第五条案件受理费 (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二)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
2022-07-28 15,340 -
法院统一诉讼费应如何计算?
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五条,案件受理费如下 (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二)侵害姓名权、名
2022-06-25 15,340 -
法院统一诉讼费应如何计算
根据《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第五条,案件受理费如下 (一)离婚案件,每件交纳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一万元的,不另收费,超过一万元的,超过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纳; (二)侵害姓名权、名
2022-06-23 15,340 -
如何计算诉讼保全费用
根据实际保全的财产数额按照下列标准交纳: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者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1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当事人申
2021-03-12 15,340
-
01:01
离婚起诉费用如何计算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案件的诉讼费为五十元至三百元不等。如果案件涉及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二十万元的情况下,不用另外缴纳费用;但如果超过了二十万元的,按照财产总额的百分之零点五的比例缴纳诉讼费。另外,诉讼费由原告在起诉时先垫付,
1,543 2021.04.25 -
01:00
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如何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行为。具体来说,也包括了行为人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
1,789 2022.04.17 -
01:16
养老金什么时候全国统一养老金什么时候全国统一,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劳动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
3,97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