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结婚证一方离婚后再婚生育三胎社会抚养费需要多少钱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具体应当咨询当地计划生育部门,以山西省为例,未办理结婚登记再生育子女的,按照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20%,合计征收7年的社会抚养费,其总额不得低于7000元。根据《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第四十九条不符合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情形生育第三个子女的,按照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20%,合计征收7年的社会抚养费,其总额不得低于7000元;生育第四个子女的,按照夫妻双方上年总收入的40%,合计征收14年的社会抚养费,其总额不得低于3万元;再多生育子女的,加重征收社会抚养费。未办理结婚登记再生育子女的,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有配偶的一方与他人非婚生育的,按照违法生育加重征收社会抚养费。第五十条借收养、代养名义违反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按照违法生育加重征收社会抚养费。违反本条例规定收养、送养、寄养子女的,按照违法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婚生育属计划外生育,需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为计征的参考基本标准,结合当事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情节,确定征收数额。
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按理应当有生育权。但依据现行法律规定,未婚生子,属于计划外生育,对这种情况,仍然是要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具体的费用,各省的规定不一,比如重庆,这种情况是单列的,男女双方各3000元,一共交6000元。
-
再婚后生育三胎准生证
全国都已经取消准生证,计生办已经没有办理准生证的业务,夫妻需要生育的,自行安排生育。但生育三胎属于违反计划生育法的行为,需要在生完三胎之后缴纳社会抚养费。
2020.05.14 166 -
未婚生育第一胎要罚社会抚养费吗
未婚先孕,孩子在办理结婚登记后出生的不会被罚款,但如果孩子出生后6个月仍未办理准生证的,要被计生部门罚款才能上户口。因此,未婚先孕需要尽快办理结婚登记以及准生证明,然后依法生育小孩。
2020.07.03 136 -
未婚生育要交多少社会抚养费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不符合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分别以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
2020.08.03 183
-
离婚后生育三胎要缴纳多少社会抚养费
一般是要缴社会抚养费的。第十五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一)因丧偶再婚的,再婚前丧偶一方子女不超过两个,另一方无子女的;(二)因离婚再婚的,再婚前一方只有一个子女,另一方无子
2022-03-15 15,340 -
离婚后又再婚生育一胎,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吗?
请参照江西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确定您需要缴纳的社会抚养费 第六条计划外生育一胎子女的,根据不同情形,按照下列标准向双方当事人分别征收社会抚养费: (一)不符合《条例》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的条件再生育的
2022-02-02 15,340 -
离婚女方再婚生育三胎要承担社会抚养费吗
你涉及到的,是再婚再生育政策。对再婚夫妻再生育政策由《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授权于各省市(自治区)人大及党委会制订。你可查阅你省经修订后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的“生育调节”部分,那上面应该明确了再生育
2022-05-08 15,340 -
还没有领证结婚,未婚生育社会抚养费多少钱?
1.《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按计征基数的3倍至4倍征收; 2.符合婚姻登记条件,在生育后3个月内补办婚姻登记手续的,免征社会抚养费。
2022-07-06 15,340
-
01:44
离婚后抚养费一般多少钱
根据相关规定,总体而言,抚养费的具体数额取决于当地生活水平、子女数量和父母的负担能力等因素。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如下:1、若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标准给付;2、若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养费可以在上一
2,353 2022.04.17 -
01:35
离婚抚养费男方给多少钱一个月
离婚后小孩跟随女方生活,即抚养权归女方的,男方应当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没有固定的标准,其具体标准根据三个方面确定:1、子女的实际需要。2、男方的收入水平和负担能力。3、小孩生活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一般情况下抚养费由男方定期支付,例如
1,508 2022.04.17 -
01:09
离婚再结婚需要啥证件
针对离婚再结婚的当事人,在申请结婚登记时,和初次结婚登记的流程是一样的。男女双方需亲自至一方当事人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申请结婚登记,在申请时,需要携带的证件有: 1、双方当事人的户口本原件; 2、双方当事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证原件; 3、针对离
2,79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