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拒绝抚养老人是怎么回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不能拒绝履行。《民法典》对此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如果子女不履行该项义务的,父母可以向当地居委会、村委会、公安局或者妇联等机构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忙调解和劝阻。如果调解达成相关赡养协议的,对方必须履行。 2、如果调解无效或子女不履行协议的,老人可以通过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赡养义务或强制履行赡养协议。 3、如果子女不赡养老人导致老人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会构成遗弃罪。老人可以向公安局报警,通过公安机关起诉或者本人自诉的方式,向法院判定对方遗弃罪的请求,由法院对涉嫌遗弃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4、《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直接抚养方可能会被直接抚养方起诉就是不直接抚养方拒绝支付抚养费会产生的法律后果,法院判决后,其仍拒绝支付的,最后被法院强制执行。离婚后一方不给抚养费可以在协商催告后随时起诉。请求支付扶养费是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可以先进行协商进行催告,催告后仍不支付扶养费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两子女其中一个拒绝赡养老人的处理办法:老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拒绝赡养的子女,承担赡养义务。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子女不能拒绝履行此项义务。
-
再婚后女方拒绝赡养孩子是怎么回事
再婚后女儿拒绝赡养可通过如下方式维权:一般情况下,被赡养人可以与子女自行协商处理。若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申请有关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2021.01.14 138 -
孩子几岁拒绝抚养
对于未成年子女、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均有抚养义务。我国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为十八周岁以下的自然人,因此拒绝抚养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或者拒绝抚养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可能构成遗弃罪。
2021.01.02 154 -
子女拒绝赡养老人怎么办
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这里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 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1.04.26 169
-
拒绝给孩子抚养费是怎么回事
拒绝给付抚养费的可以双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六十一条规定,对拒不履行或者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
2022-06-05 15,340 -
孩子拒绝老人家抚养费怎么办
1、子女不给赡养费可以和孩子协商支持,也可以通过居委会、村委会组织协商。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是指子女在物质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子女作为赡养人,应当履行经济、生活、精神慰藉的义务,照
2023-08-12 15,340 -
子女拒绝给老人赡养费是怎么回事?
1、可以向子女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法院递交诉状。 2、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2023-08-12 15,340 -
老公拒绝抚养孩子该怎么办
可以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要求抚养权。 如果诉讼离婚,以下方面将有利于你争取抚养权。 1,如你已做绝育手术,而男方未做,且男方年龄与女方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则孩子判归你的可能性较大。 2,孩子一直随你生
2022-03-21 15,340
-
01:10
拒绝抚养子女怎么办夫妻离婚之后,拒绝抚养子女的,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种方式,子女归另一方来抚养,但是,拒绝抚养子女的一方要承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等费用。没有尽抚养义务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强制执行。 第二种方式,双方都拒绝抚养子女的,可先行裁定
1,520 2022.05.11 -
00:46
男方拒绝支付抚养费怎么办男方拒绝支付抚养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前夫拒绝支付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是会得到支持的。如果是法院已经判决前夫应给付抚养费的金额,前夫不主动履行的,针对此情况可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
1,536 2022.05.11 -
00:51
怎么起诉要回孩子抚养权父母中一方作为原告,将另一方作为被告,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变更抚养关系。起诉要求法院判决变更抚养关系的,应当有合理的理由,否则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如果存在以下情况之一,则法院会支持变更抚养关系: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者
449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