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经营者的界定是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混淆行为的认定:行为人是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经营者;具有主观故意;具有特定性;具有误导性。 2、公用企业或其他依法享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的认定: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公用企业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行为侵害的客体为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公平竞争机会和对商品的选择权。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排挤其他经营者的过错;行为人实施了强制交易行为给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造成损害。 3、政府机构的限制竞争行为的认定:该行为主体不是经营者,而是政府机关,包括政府机关所属部门;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市场上经营同类商品的经营者的公平交易权和公平竞争秩序;客观方面表现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 4、商业贿赂的行为认定: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可以是买方,也可以是卖方;商业贿赂行为主观上是故意的,目的是为了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客观方面表现为采取秘密的手段给付财物或其他报偿;商业贿赂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其他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 5、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行为的主体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内容的不真实性;手段的欺骗性。 6、侵犯商业秘密的认定:符合法定条件的商业秘密确实存在;客观上,行为主体侵犯了他人商业秘密;以非法手段获取,披露和使用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已经或可能给权利人带来损害后果。 7、搭售或附加不合理条件行为认定:行为的主体必须是经营者;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经济优势滥用;主产品和搭售品互不相干;搭售行为足以给他人造成损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处分,实施处分的主体为: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工商管理部门、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主体经营者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常见的经营者包括:自然人、经济组织、各种法人等。
2020.05.16 209
-
经营者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有哪些
对于经营者反不正当竞争法如下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进行理解。从法律的形式渊源来看,反不正当竞争法有形式意义与实质意义之别。形式意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以“反不正当竞争法”或类似名
2022-07-12 15,340 -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经营者的影响有哪些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时,可以以明示方式给对方折扣,接受折扣的经营者对折扣采取的方式应当是如实入账
2022-07-30 15,340 -
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将给予相应的处分,实施处分的主体为:同级
2021-12-23 15,340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经营者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3款的定义“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可见《反不正当竞争法》界定的主体仅三类: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判断一个主体是否是《反不正
2022-01-25 15,340
-
00:57
什么是非法经营
非法经营一般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擅自经营,扰乱市场正常秩序的行为。其中,构成犯罪的,以非法经营罪论处。不构成犯罪的按照其他相关法律处罚。非法经营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本罪属情节犯,非法经营行为必须“情节严重”才能构成犯罪,如果只有非法
1,864 2022.04.17 -
00:50
非法经营怎么定罪
非法经营罪的认定必须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非法经营者必然违反有关的工商法规;(2)在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出于故意;(3)在犯罪情节上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以从事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为例,如果非法经营数额在500
14,143 2022.04.15 -
00:58
非法集资是如何界定的
根据我国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如果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就属于非法向公众吸收资金,就构成非法集资: 第一,犯罪嫌疑人没有经过有关部门的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第二,向社会进
4,51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