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借款合同出来了还可以撤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银行贷款审批已通过,通知前去银行办理贷款签约手续,并且也签了正式的贷款合同,银行也出具了贷款收据,这种情况下,已经贷了款,就需要按合同规定走,是不能撤销的。 如果只是银行贷款审批通过,当事人没去办理贷款签约手续,银行也没有出具贷款收具,则这笔贷款没有产生,那么是可以撤销的。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第六百七十五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双方协商一致,可以撤销合同,如果有重大误解,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情况的,不利的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合同。《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银行借款抵押合同在一定条件下是可撤销的。当事人可以协议撤销;存在法定可撤销事由,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进行撤销。法定可撤销事由分别有以下几种: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的情形可申请撤销;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的情形;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形可申请撤销;法定其他情形等。
-
借款合同可以撤销吗?
借款合同如果具备欺诈、胁迫、显失公平、重大误解情形的可以撤销。对于可撤销合同,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后,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也没有约束力。
2021.04.11 160
-
银行借款合同已出还可以撤销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银行贷款审批已通过,通知前去银行办理贷款签约手续,并且也签了正式的贷款合同,银行也出具了贷款收据,这种情况下,已经贷了款,就需要按合同规定走,是不能撤销的。 如果只是银行贷款审批通
2022-05-14 15,340 -
银行借款合同可以撤销吗
借款合同具有欺诈、胁迫、不公平、重大误解的,可以撤销。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撤销可撤销合同后,一开始没有法律效力,对当事人没有约束力。
2021-11-23 15,340 -
银行借款合同已出还能撤销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 1、如果银行贷款审批已通过,通知你前去银行办理贷款签约手续,并且你也签了正式的贷款合同,银行也向你出具了贷款收据,这种情况下,你已经贷了款,就需要按合同规定走。 2、如果只是银行贷款
2022-05-26 15,340 -
银行贷款合同已出还可以撤销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银行贷款审批已通过,通知前去银行办理贷款签约手续,并且也签了正式的贷款合同,银行也出具了贷款收据,这种情况下,已经贷了款,就需要按合同规定走,是不能撤销的。 如果只是银行贷款审批通
2022-11-21 15,340
-
01:13
赠与合同过了5年还可撤销吗
赠与合同过了5年还可撤销。具有下列情形可以撤销:1、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2、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3、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撤销赠与需要
2,282 2022.04.17 -
01:25
借款合同可以起诉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借款合同可以起诉吗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就借款合同产生纠纷,当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具有管辖权的法院作出相应的判决。因此,借款合同可以起诉,但是要受到民事诉讼法的具体限制。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规定
1,432 2022.04.15 -
01:21
房屋赠与合同可以撤销吗
房屋赠与合同,如果涉及法定可以撤销的情形,当然可以撤销。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就包括了:1、一方存在胁迫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2、一方存在欺诈的行为,导致赠与合同的订立;3、赠与合同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4、赠与合同
2,1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