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借条不能证明借款关系成立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成立应当符合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对自然人借款,既可以采取书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头约定形式。而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包括其他组织)之间,一方将一定数量的金钱转移给另一方,另一方到期返还借款并按约定支付利息的民事法律行为。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成立需符合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形式要件即达成合意的外在形式,如借条、借款合同、口头约定以及其他可以表明双方借款合意的形式;实质要件即款项的实际交付。民间借贷案件具有实践性特征,借贷合同的成立,不仅要有当事人的合意,还要有交付钱款的事实。因此,在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中,首先要看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在借据是否真实有效的前提下,还应审查履行情况。对于小额借款,出借人具有支付借款能力的,如果当事人主张是现金交付的,除了借条未能提供其他证据,按照交易习惯,出借人提供借据的,一般可视为其已完成了举证责任,可以认定交付借款事实存在。而对于大额借款,涉及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金额,当事人也主张是现金交付,除了借条没有其他相关证据的,则还要通过审查债权人自身的经济实力、债权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交易习惯及相关凭证、证人证言等来判断当事人的主张是否能够成立,仅凭借条并不足以证明交付钱款的事实。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只有借条能证明存在借款关系吗
一方借钱不还,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后,只有借条的话其实可以证明存在借款关系。 但是,如果借款人抗辩已经还清欠款,并且提供了足以反驳的证据,法院为做出正确判决,出借人只有借条的话就要其他证据佐证。
2021.01.02 180 -
仅凭借条可否证明借贷关系成立
若借款人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2020.11.07 192 -
只有借条可以证明借款关系吗
一方借钱不还,当事人起诉到法院后,只有借条的话其实可以证明存在借款关系。但是,如果借款人抗辩已经还清欠款,并且提供了足以反驳的证据,法院为做出正确判决,出借人只有借条的话就要其他证据佐证。所以,特殊情况下,只有借条的话并不一定能够证明借款关
2020.01.18 147
-
用借条证明借款关系,可以吗
请根据具体情况确定。1、如果借条没有瑕疵,借款金额小,借款人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借条不真实,可以认定贷款关系成立。2、如果借条有形式缺陷,贷款人应提供借条以外的其他支付凭证。只有其提供的证据能够形成有效的
2021-11-22 15,340 -
没有实际借款关系, 只有借条, 借条, 借款成立吗
没有实际的借款关系,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
2022-03-20 15,340 -
仅凭借条能确认千万借款关系成立吗
1、仅凭借条就不一定能确认千万借款关系成立。2、民间借贷关系的存在需要根据实际借贷事实确认,而且借条仅是重要证据之一,是证据就必须接受合法性、客观性、合理性的检验。3、实务中,法律可以对债务人的自认行
2022-02-10 15,340 -
只有借款合同能不能成立借贷关系
通常情况下借款合同依法成立之后借贷关系即成立。签订借款合同,作为合同的双方即形成法律上的借贷关系,自合同成立时即生效。且法律规定,自然人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2022-06-24 15,340
-
01:12
凭一张借条可以起诉吗
凭一张借条可以起诉。如果借条上约定的还款期限已经到期、对方没有还款的,可以起诉;如果未到约定的还款期限,尚不能起诉。但如果借条上未约定还款期限的,自债权人催要、并给予债务人合理期限偿还后,超过确定的偿还期后可以起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
511 2022.05.13 -
01:02
男女关系借钱不还能起诉吗
在男女关系中,一方向另一方借钱,但是不还款,遇到这种情况,债权人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需要考虑到债权人是否具备了法律规定的起诉的必要条件而定。 1、起诉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
1,369 2022.05.13 -
00:57
借款需要借款合同和借条吗
在借款的时候为了保护出借方的合法权益,一定要和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或者是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条。规范的借条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一,借款人和出借人的身份信息材料,例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二,借款的用途,一定要是合法的用途;三,借款的本金金额
1,00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