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和拘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管制为对罪犯限制自由,但不予关押,实行社区矫正的刑事处罚。而拘役根据《刑法》规定,是对犯罪分子进行人身自由的控制,并强迫其进行劳动的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违反第二款规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管制的法律依据是: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法律将管制规定为主刑的一种,由人民法院判决,社区矫正组织执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但是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
-
什么是拘役和管制?
拘役是短期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的一种刑罚。在我国是主刑之一,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管制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进行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被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
2020.04.23 191 -
拘役和管制是什么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监督改造的刑事处罚,是刑罚主刑中量刑最轻的一种。
2020.03.12 195 -
什么是拘役和管制
拘役,是对犯罪分子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并由公安机关实行就近关押改造的刑罚方法。 管制,是刑法规定的五种主刑之一,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改造,但限制其人身自由,交由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监督改造的刑事处罚,是刑罚主刑中量刑最轻的一种。
2020.09.11 183
-
管制拘役判刑依据是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判管制、拘役要依据实际的犯罪情节的决定,犯罪情节较轻,对社会的危害不大的犯人,可以判管制和拘役,这两种刑罚都属于主刑范围内的,对刑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2023-08-16 15,340 -
拘役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拘役是指公安机关就近执行的,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罚。拘役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一年。被判拘刑期从人民法院的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但在宣判前被先行羁押的,其羁押一日折抵刑期
2022-07-28 15,340 -
管制跟拘役的判处依据是什么
对犯罪嫌疑人判管制、拘役要依据实际的犯罪情节的决定,犯罪情节较轻,对社会的危害不大的犯人,可以判管制和拘役,这两种刑罚都属于主刑范围内的,对刑期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2023-02-03 15,340 -
拘役法律依据是什么?
拘役的期限为一至六个月。具体适用量刑标准的时候,需要司法机关根据案情轻重在一至六个月之间酌情决定。 《刑法》规定的拘役期限: 第四十二条【拘役的期限】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2022-06-30 15,340
-
01:02
什么算管制拘役管制和拘役是不同的刑罚:管制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量刑种类。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判处管制的罪犯仍然留在原工作单位或居住地工作或劳动,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
1,148 2022.04.17 -
01:31
什么叫管制拘役管制拘役是我国刑罚体系中主刑的种类,具体来说: 一、管制: 1、概念:管制是指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并采取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 2、劳动问题:判处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不强制劳动,在劳动时与普通公民同工同酬。 3、期限问题 (
2,910 2022.04.17 -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49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