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采取哪些行为可以起诉劳动者本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采取的行为有以下几种:第一,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及其他证件;第二,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第三,不得招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第四,不得发布虚假招聘广告;第五,除了国家规定不适合女性从事的工作之外,不得以性别作为招工的门槛;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采取的行为。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采取以下哪种行为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采取下列行为: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也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并且要如实告知劳动者有关工作内容、条件等重要的事项。
2020.07.01 254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得采取的行为有哪些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不能采取以下行为: (1)扣押劳动者身份证或其他证件; (2)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020.05.24 275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收取劳动者的财物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法律责任 第八十四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
2022-03-08 15,340 -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采取哪些行政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
2022-04-14 15,340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采取的行为有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这一规定对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收取财务或扣押证件等行为作了禁止
2022-10-26 15,340 -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采取的行为有哪些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022-05-17 15,340
-
00:59
用人单位违法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法终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公司辞退员工必须要具备法定的情形,经过法定的程序,否则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赔偿金。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
2,045 2022.04.17 -
01:03
哪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如下: 1、在试用期间经过培训、学习仍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了规章制度的,例如泄露了保密的内容; 3、存在严重的不可挽救的失职行为,给用工单位造成巨大损失; 4、同时与其他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4,063 2022.05.11 -
01:01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遇到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情形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无果,用人单位仍旧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
7,87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