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不想离婚可以拖到最后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方式有两种: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当夫妻双方已经就子女抚养权、子女抚养费、财产分割、债务处理等达成协议,持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 而当无法达成协议,就需要诉讼离婚。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就婚姻关系解除、子女抚养问题、财产分配问题、债权债务问题等由法院做出判决。一般是在被告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诉讼离婚中需要关注几点: 1、判决前法院要调解,能不离的法院不会判离 2、一般起诉离婚要起诉两次,第一次撤诉/判决不离的文书生效后,六个月才能再次起诉。 3、以下情况的可以一次性判离: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 一方不想离婚怎么处理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适用普通程序的离婚案件,应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可延长。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应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没有上述情况,第一次起诉不会判决离婚,第二次起诉要在第一次判决生效后六个月进行。
一方不想离婚能拖六个月的左右,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一方不同意离婚只能通过诉讼途径处理,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一方不想离婚,最长能拖多久?
一方不想离婚能拖六个月的左右,具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一方不同意离婚只能通过诉讼途径处理,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2022.11.07 165 -
一方不想离婚一般拖多久可以判决
一方不想离婚一般拖多久可以判决取决于: 1、如果对方不提起离婚诉讼,只要一方坚决不同意离婚,双方不能就离婚事宜达成一致协议,婚姻登记机关无法核发离婚证; 2、如果对方提起诉讼离婚,通常情况下法院第一审阶段的审理期限是6个月,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2022.04.16 262 -
现在有一方不想离婚,可以拖多久不离
现在有一方不想离婚,可以拖至少三个月不离。如果一方想离婚,而另一方不想离婚。那么想离婚的一方可以单方面到法院起诉离婚,法院会根据起诉方的起诉理由判断,是否支持双方离婚,不会因为一方拖延,就可以影响法院的判决的。三个月是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办理
2022.03.24 228
-
离婚一方不想离婚可以拖多久
一般民事案件一审简易程序为3个月,一般程序为6个月,也就是说,当一方不同意离婚时,至少可以延迟3个月。当然,三个月是建立在一次性离婚成功的前提下的。如果第一次法院没有判决允许离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
2021-11-07 15,340 -
如果一方不想离婚可以拖多久?
我准备和我老婆离婚了,可是一方不想离婚能拖多久?据民诉法规定,一审简易程序应在三个月内审理完毕,普通程序应在六个月内审理完毕。一般来说,离婚纠纷基本上都是简易程序审理
2022-08-10 15,340 -
离婚后不想离婚可以拖多久
这个要看主张离婚的一方是否向法院提交了足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据《》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有以下五种情形的可以认定为感情破裂: (1)重婚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 (2)实施或虐待、遗弃家庭成
2022-08-24 15,340 -
一方想离婚一方不同意可以离婚吗
可以离婚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去民政局协议离婚,另一种是去法院诉讼离婚,其中去民政局协议离婚只适用于双方已经就一切事宜达成共识,而选择离婚的情况,去法院诉讼离婚则适用于一方不
2021-01-27 15,340
-
01:20
一方不想离婚能拖多久一方不想离婚能拖多久,取决于想离婚的一方是否有充分证据证明双方存在法定应准予离婚的情形,如果有充分证据,根据我国法院审判期限的相关规定,不想离婚的一方可以拖延9个月以上。如果想离婚的一方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存在法定应准予离婚的情形,则不想离婚的
74,596 2022.04.17 -
01:00
一方不离婚可以拖多久一方不愿意离婚的话,当事人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与对方解除婚姻关系,具体会拖多久不能够一概而论。这主要因为,就算法律赋予了当事人单方面起诉离婚的权利,但是当事人是否能够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案情来作出判断。如果夫妻双方感情确实
1,404 2022.04.17 -
00:46
不想离婚如何拖着不想离婚无法拖着。如果夫妻中的一方想要离婚,另一方想拖着不离婚的,那么想要离婚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只要人民法院受理该案件,那么一般会在三个月或者六个月的时间内,作出判决。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需要在立案那天起六个月内
4,334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