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结伙斗殴的行为采取什么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结伙斗殴属于什么行为,要根据具体的情节才能够确定。结伙斗殴构成犯罪的,就属于寻衅滋事罪,或者属于故意伤害罪。结伙斗殴没有构成犯罪的,就属于违法行为,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结伙斗殴,一般是指出于私仇旧怨、争夺地盘或者其他动机而结成团伙打架斗殴。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其动机是出于藐视社会公共秩序,寻私仇或者谋求某种非法的利益。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结伙斗殴行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样的
结伙斗殴,一般是指出于私仇旧怨、争夺地盘或者其他动机而结成团伙打架斗殴。 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其动机是出于藐视社会公共秩序,寻私仇或者谋求某种非法的利益。 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07.23 112 -
违法行为的什么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又称行政即时强制,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或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或者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措施。如
2021.12.13 1,519 -
违法行为的什么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又称行政即时强制,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或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对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或者财产实施暂时性控制的措施。如
2020.12.06 783
-
对结伙斗殴的行为,怎样处罚?
寻衅滋事尚不构成犯罪的,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1)结伙
2022-10-23 15,340 -
对于刑讯逼供行为的行为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执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逼供的行为已经涉嫌刑讯逼供罪。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触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
2022-04-11 15,340 -
对于刑讯逼供行为的行为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行
执法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实施逼供的行为已经涉嫌刑讯逼供罪。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触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
2022-04-24 15,340 -
结伙斗殴行为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样的
关于结伙斗殴行为的法律规定是:对行为人应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结伙斗殴是,相争为斗,相击为殴,多方通过拳脚、器械等武力以求制胜的行为。
2022-06-24 15,340
-
01:17
公司印章的使用管理方面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公司印章在使用管理方面需要的采取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需要建立法律风险防范的体系,其中应包括印章使用风险防范措施; 2、公司应制定印章管理规定,明确由专人管理印章,明确印章使用的具体流程和审批权限; 3、公司应建立印章使用台账,详
2,046 2022.04.17 -
01:14
聚众斗殴是行为犯吗
聚众斗殴罪,是指行为人为了实现自己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多人成帮结伙相互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聚众斗殴是一种犯罪,可能会引发各种事故,聚众斗殴罪是行为犯,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认知,可以得知,行为犯是指以法定行为的完成
1,294 2022.04.17 -
01:14
斗殴轻伤刑法怎么判的
因打架斗殴造成轻伤的,可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一般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要承担对受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如果行为人能积极赔偿,且得到受害人的谅解,可作为法定酌情从轻减轻判决
2,1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