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对方被打伤责任在谁,法律有哪些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挑衅对方被打伤的主要责任在于侵权人,主动挑衅者负次要责任。若是受害人的伤情在轻微伤及以下的,侵权人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涉嫌刑事犯罪,故意伤害致人轻伤3年以下的量刑,重伤3-10年,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上门寻衅滋事的,当事人可及时报警处理。如未报警处理,自行私自解决,因此而将对方进行人身伤害的,若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伤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相关法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不构成轻伤的则依法承担侵权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
挑衅别人被打在法律上怎么判
当事人挑衅别人,被打伤。如果只是言语上的挑衅,对方属于防卫过当,造成轻伤以上要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如果当事人主动动手打对方而被对方打伤,对方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2020.09.05 1,049 -
法律规定中有人挑衅打架怎么办
报警处理。 打架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要承担治安管理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
2020.02.24 145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有人挑衅打架怎么办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有人挑衅打架,造成轻微伤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轻伤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0.12.18 195
-
对方严重挑衅我,我先动手被对方打伤,谁犯法。
需要看伤情确定,报警处理,申请伤情鉴定: 1、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
2022-10-28 15,340 -
被挑衅后打人犯法吗,具体规定有哪些
如果挑衅方先动手,且被挑衅方的防卫行为没有明显防卫过当,则被挑衅方构成正当防卫的情况,不负刑事责任;如果被挑衅方先动手,且超出正当防卫界限则会构成犯罪,根据造成伤害程度会受到相应的法律惩罚。
2023-08-08 15,340 -
有人挑衅打架我还手打架谁的责任
如果没有聚众斗殴的故意,不构成犯罪,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相关法规: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斗殴的,构成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罪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3-24 15,340 -
有人挑衅打架我还手打架谁的责任?
如果没有聚众斗殴的故意,不构成犯罪,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相关法规:根据《刑法》规定,聚众斗殴的,构成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罪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4-28 15,340
-
01:04
发包人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包人和承包人是建设工程合同中的主体,其中,发包人在工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 1、按照约定提供给承包方材料、设备、设计图纸等资料,否则造成的损失由其自己承担,并且赔偿承包方因停工等所造成的损失;2、发包人应当采取措施来弥补因自己的原因导致
1,509 2022.04.15 -
01:01
工程转包法律责任有哪些
工程转包的法律责任有三种,即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一种民事责任:因为转包而产生的拖欠材料费、租赁费、农民工薪水等等费用,转包人自己或和实际的施工人一起承担连带支付责任;因转包而出现的安全事故的责任承担,转包人要和实际施工人,就安
1,744 2022.04.15 -
01:25
隐名股东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隐名股东的责任需要视公司成立情况而定: 一、公司合法有效成立的情形: 1.公司股东知道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有明确的协议,规定实际股东为隐名股东,且隐名股东已实际以股东身份行使权利,应确认其股东资格,保护其应有的股东权益,对内承担法定股东责
1,83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