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怎样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从对抚养孩子比女方更有利的方面找理由:比如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文化层次等方面去申诉。 答辩状主要是被告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回答和辩驳,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写答辩状事主要围绕着起诉状的内容进行编写。另外,被告如果不提交答辩状,通常不会影响法院裁决。答辩状对于被告来讲是一个辩解的机会。 答辩状的主要内容包括: 1、是否同意离婚。这部分说明自己对婚姻的态度,是否有继承生活下去的可能。同意离婚,就可以直接表述意见。不同意,着重表达夫妻之间还有感情,没有到彻底破裂的地步,从婚前感情,婚后相处,及子女方面说明。 2、对财产分割的意见。不同意离婚,这部分可以不说,只一句话带过,“不离婚,就不存在分割财产与谁抚养孩子的问题”。如果同意离婚,就要说明对诉状中对共同财产的范围是否认可,是否有遗漏等说明意见;同时,说明自己对财产分割的意见。 3、对孩子抚养权的意见。这部分也是在同意离婚的前提下重点叙述。应当包括是否同意自己抚养孩子,不直接抚养孩子一方抚养费的支付方式及探望权的实现方式等。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女方起诉离婚可以通过提供证据证明把抚养权判给自己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的方式争取到孩子,如证明自己的经济能力,对子女的照顾程度,或者是证明对方有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情形,如家暴等。
离婚起诉书子女抚养应当写明原告、被告、代理人的身份信息。原、被告原系夫妻关系,原抚养关系。诉讼请求:请求变更抚养权。事实与理由:被告脾气不好不利于孩子成长,孩子愿意和原告共同生活等。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贵院依法提起诉讼请求变更孩子的抚养权,由原告抚养孩子。
-
女方起诉离婚怎样判子女抚养权归女方
这一般要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会判给女方。除非母方有下列情形: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如癌症),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指对子女有遗弃、
2021.02.12 230 -
女方起诉离婚要孩子抚养权吗
通常情况下,女方提出离婚是否可以争到孩子的抚养权,由实际情况来决定。 女方提出离婚和争取孩子抚养权之间并没有任何实际的关系,就算提出离婚也不会影响到抚养权。只要女方在收入、学历、工作、陪伴孩子时长、生活环境等方面具有优势,那么即使主动提起离
2021.03.08 195
-
女方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写?
从对抚养孩子比女方更有利的方面找理由:比如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文化层次等方面去申诉。 答辩状主要是被告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回答和辩驳,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写答辩状事主要围
2022-05-11 15,340 -
女方起诉离婚孩子抚养权怎么写
从对抚养孩子比女方更有利的方面找理由:比如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文化层次等方面去申诉。 答辩状主要是被告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回答和辩驳,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写答辩状事主要围
2022-07-10 15,340 -
女方起诉离婚孩子的抚养权怎么写
从对抚养孩子比女方更有利的方面找理由:比如经济条件、居住条件、文化层次等方面去申诉。 答辩状主要是被告针对原告在诉状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回答和辩驳,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写答辩状事主要围
2022-06-01 15,340 -
离婚后女方怎样争取孩子抚养权起诉怎样写
一般情况下,法院将孩子抚养权判归女方抚养的可能性较大。 1、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这主要考虑孩子尚处在幼儿期,需要母亲的哺乳,母亲更能给孩子体贴和照顾。 2、孩子虽然两周岁以上了,女方已做绝
2022-08-17 15,340
-
00:50
女方怎样争取孩子抚养权
女方争取孩子抚养权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孩子越小,女方争取到抚养权的机会就越大。尤其是孩子在两周岁以内,原则上都是由女方抚养; 2、如果孩子已经年满八周岁,孩子本人的意愿也是随母亲生活,那么孩子判给母亲的几率更大; 3、如果对方有其他子
620 2022.06.15 -
00:56
离婚孩子归女方抚养权怎么判
在审理离婚诉讼的过程中,孩子的抚养权不一定会判归女方,需要结合未成年子女的年龄以及父母双方的具体情况来作出判断。如果女方想要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就需要向法院证明自己一方更适合直接抚养未成年的子女,或者向人民法院证明对方确实存在不适合直接抚养未
540 2022.05.21 -
01:28
女方离婚起诉书怎样写
女方离婚起诉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要写明原告、被告的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如果有诉讼代理人,还应当写明诉讼代理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代理权的范围以及与原告之间的关系等; 2、陈述婚姻状况,应
413 202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