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交通肇事罪判缓刑的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案件到底是判决了,还是没有判决?怎么判了18个月,又说还没宣判? 如果没有宣判,在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受害人谅解的情况下,是可以判处缓刑的。 《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危险驾驶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要看过失较小,有无悔罪表现。有驾照,无逃逸,无酒后,无违章,事发后积极送医,报警。这些都是判缓刑的基本要做的,还有是否履行民事赔偿并受到受害人的谅解。
-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如下: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但过错程度不同,犯罪严重程度不同。有轻罪或者轻罪的,应当适用缓刑,犯罪过重或者过重的,不应当缓刑。情节严重造成事故的,应当给予实际处罚,判处实刑,不宜适用缓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2.04.12 632 -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
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出于过失,但过失程度不同,罪过轻重有别,应对罪过轻、较轻的人适用缓刑,罪过重、较重的不宜适用缓刑。 (1)因天气差、路况差、车辆性能不佳导致驾驶员尽谨慎注意义务、具备较好的驾驶技术仍可能发生事故,这种情况驾驶员主观
2020.01.22 195 -
交通肇事罪不判缓刑的起因
交通肇事罪一律不判缓刑,说法太绝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所以只要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缓刑。
2020.12.03 160
-
交通肇事罪判缓刑的条件
1、判决之前一般由公安机关羁押在看守所,正式判决执行刑罚时折抵其刑期;2、刑罚量刑的轻重主要看其情节,轻伤伤害一般在三年以下量刑,情节轻微可判拘役、管制或适用缓刑等,当然积极向受害人理赔也是量刑时考虑
2022-01-07 15,340 -
交通肇事罪判缓刑的条件?
获得缓刑的条件有很多: 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刑事诉讼一开始就认罪并始终认罪的相对于时供时翻的优先考虑。(当然这种情况是指庭审都认罪,如果庭审时不认罪则不适用缓刑。)这实际是反映一个人
2022-04-15 15,340 -
交通肇事罪判缓刑条件
1、具有刑法第七十二条缓刑适用情形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2、《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022-04-13 15,340 -
交通肇事判缓刑的条件
获得缓刑的条件有很多: 积极赔偿的相对于消极赔偿的要优先考虑 刑事诉讼一开始就认罪并始终认罪的相对于时供时翻的优先考虑。(当然这种情况是指庭审都认罪,如果庭审时不认罪则不适用缓刑。)这实际是反映一个人
2022-04-07 15,340
-
01:13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
交通肇事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了道路交通相关的法规,导致发生重大的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重伤或使他人财产受到重大的损失,依法被追究其相关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交通肇事罪的构成条件为: 1、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已满十六周岁、具有刑事责
1,333 2022.04.17 -
01:26
交通肇事罪如何争取缓刑
交通肇事罪缓刑条件如下:交通肇事案件的被告人主观上存在过失,但过错程度不同,犯罪严重程度不同。有轻罪或者轻罪的,应当适用缓刑,犯罪过重或者过重的,不应当缓刑。情节严重造成事故的,应当给予实际处罚,判处实刑,不宜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
1,005 2022.04.17 -
02:03
交通肇事罪怎样判刑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发生以下情节如:1、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重伤三人以上或死亡一人的情形,肇事者应付全部或主要责任的情形;2、造成三人以上死亡,应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情形;3、交通肇事造成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或公共财产损失,本人无能力赔偿数额达
62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