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申请时效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诉讼。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责令限期拆除处罚决定不服的,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为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诉讼机关为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期限二,人民法院受理人民法院不能当场判定是否符合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受起诉书,出具书面证明收到日期,并在7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应当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原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裁定不服,可以提起上诉。第三,被告提交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5日内,向被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发送起诉状副本。被告人应当自收到起诉状复印件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向原告发送答辩状副本。被告不提出答辩,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第四,人民法院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五、当事人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具有法律效力。六、上级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上诉判决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七、审判监督程序当事人认为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判决不停止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的时效一般是6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的诉效时效一般是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提出。如果申请了行政复议的,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应当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诉讼时效适用中断,行政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 (一)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四)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五)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六)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中止诉讼的原因消除后,恢复诉讼。
-
行政诉讼申请赔偿问题
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请求,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此外,赔偿请求人提出赔偿申请,除符合《国家赔偿法》第六条规定的条件以外,还应当提供以下相关的法律文书和证明材料如下: 1、经
2020.11.07 152 -
行政诉讼时效的问题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不超过五年。
2020.03.19 216 -
行政诉讼问题如何申请再审
申请再审的方式是: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或者是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原审法院申请再审。
2020.09.29 97
-
行政诉讼时效问题
行政诉讼时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2022-04-05 15,340 -
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问题
行政诉讼起诉时效如下:通常,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
2022-09-08 15,340 -
行政诉讼中时效问题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被非法拘留后起诉时效多长? 1、被非法拘留后,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六个月内提出; 2、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
2022-05-02 15,340 -
行政诉讼时效的问题
一、普通诉讼时效(一)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3个月;(二)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15天。第二,特殊诉讼时效直接向法院提起,如30天。第三,最长诉讼时效(一)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但未告知诉讼权
2021-11-15 15,340
-
01:03
行政诉讼时效有多久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六个月,即行政诉讼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 如果在提起行政诉讼前,行政诉讼当事人已经申请过行政复议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天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
243 2022.05.18 -
01:00
行政诉讼申请复议或诉讼的期限是多久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期限在法律上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关于行政复议,期限是六十日,是从公民知道该行政行为之日起起算的。关于行政诉讼,它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先经过行政复议再进行行政诉讼,这种情况下按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期限是十五日,是从公
3,158 2022.04.15 -
01:32
申请离婚诉讼多长时间首先,法院接到当事人起诉后,会在七日内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通知当事人。另外,对于起诉离婚案件,如果按照简易程序进行,则需要三个月;如果按普通程序,审限是六个月,二审审限是三个月。因此,离婚纠纷一般少则三个月,多则六个月。第一次起诉离婚时,
1,36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