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十条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环保科技奖的奖励范围包括:(一)在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发现或者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得到科学界公认的科学研究成果;(二)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和核安全等领域,具有创新性并取得显著效益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等科学技术成果;(三)为推动环境综合决策,促进环境、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在环境保护战略、政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核安全审评、标准、监测、信息、环保科普等方面,具有前瞻性、前沿性和创新性、并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四)在应用、推广、转化具有重大市场价值的环境保护应用技术成果中,做出创造性贡献并且取得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成果;(五)对引进国外先进环保设备仪器的制造技术,已消化吸收,自主生产出产品,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推广能力的技术成果;(六)在华注册的国际组织或机构与中国的组织或机构合作开展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开发,取得的科学技术成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奖金用于奖励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员,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或挪作他用。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奖金和奖励工作经费在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中专项列支。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主要由布点、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样品测定、环境质量评价、质量保证及附录等部分构成。在每个部分规范了土壤监测的步骤和技术要求,附录均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
这条法律在实际使用中主要争议在于“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这段法条上。如何确定总投资额是主要争议所在。 以某环境监察机构办理某公司违反环评法案件为例,环境监察人员现场发现
2020.07.24 1,122 -
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几年颁发一次
每年评审一次。为奖励在科技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组织,国务院设立了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2020.12.18 1,348 -
举报污染环境有奖励吗
有奖励。举报污染环境经核实后是有奖励的。各地名称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为“12369”。承担“12369”环保举报热线工作的机构依法受理的举报事项,称为举报件。环保举报热线要做到有报必接、有事必查,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2020.12.12 1,396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十条的规定
环保科技奖的奖励范围包括:(一)在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中,发现或者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并得到科学界公认的科学研究成果;(二)应用于环境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和核安全
2022-09-12 15,340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十八条
环保科技奖候选人是指对推荐项目的完成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主要完成人员。具体包括:(一)相关科学技术论著的主要作者;(二)项目总体方案的具体设计者;(三)对解决项目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做出重要贡献者;(四)项
2022-09-16 15,340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十三条
环保科技奖项目由省、自治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国家级工业总、全国性行业联合会、协会、学会等机构,XX直属单位、XX重点实验室、XX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经奖励委员会确认的具有推荐资格的
2022-09-11 15,340 -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第十五条?
推荐环保科技奖重大项目(总项目)时,应包括该项目所含的各子项目。具有独立应用价值的子项目,经总项目负责人同意,可单独推荐,但推荐总项目时应剔除子项目的技术内容,并注明子项目推荐及获奖情况。单独获奖的子
2022-09-13 15,340
-
01:03
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是什么新中国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而制定的法律。由
9,669 2022.04.25 -
00:54
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哪一年制定的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1989年制定的,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日也在这一年实施。我国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是再1973年召开的,该会议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迈出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关键性的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为保护和改善环
5,394 2022.04.17 -
01:18
励志奖学金一定要贫困生吗励志奖学金一定要贫困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如下: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 5、家庭经济困难; 6、社会能力,工
8,66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