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判刑标准如何?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是指指科研、生产、销售单位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者重要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军事设施毁损的等情形。
《刑法》第三百八十条,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或者重要武器装备、军用物资、军事设施毁损的等情形。
-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判刑标准
针对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的行为,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
2020.03.01 92 -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因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致使战斗、战役失利的;严重影响部队重大军事行动的;造成人员重
2020.12.22 81 -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如何处罚
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11.14 118
-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的判刑标准如何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是指指科研、生产、销售单位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24 15,340 -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是指指科研、生产、销售单位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3-01-25 15,340 -
中国对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判刑标准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是指指科研、生产、销售单位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3-07-13 15,340 -
中国对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既遂的判刑标准
战时拒绝军事订货罪是指指科研、生产、销售单位战时拒绝或者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 1、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
2022-10-19 15,340
-
01:34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1,156 2022.04.17 -
01:02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量刑标准
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道他人有间谍犯罪行为,在国家安全机关向其调查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拒绝提供,不肯告诉或提供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情况、证据,比如:躲避、推诿、装糊涂、东拉西扯等,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拒绝提供间谍犯罪证据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
2,261 2022.04.17 -
01:06
盗窃罪既遂标准
盗窃罪既遂,以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占有被盗财物为标准。就是行为人对被盗财物的实际控制,其中包括两个元素,一个是财物所有人或者合法占有人对财物失去控制,另一个是行为人对财物的控制。正确把握盗窃罪即遂的标准,能够比较容易判断出行为人有没有犯罪。
2,00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