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法律上一般酒驾哪些后果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2013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公安部123号令)将正式实施。 酒后驾驶分两种: 1、酒精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 2、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目前,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 酒驾: 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醉驾: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酒驾的法律后果有由公安机关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拘役并处罚金;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酒驾的法律后果: 1、出国签证无法办理; 2、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3、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和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4、用人单位可以解除用工合同,无需支付补偿金; 5、想当兵,政审将通不过; 6、如果你想开公司,可能无法领取营业执照。
-
对于酒后驾驶我国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
对于酒后驾驶我国颁布了的法律法规有: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8.17 189 -
酒后驾驶和醉酒驾驶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酒后驾驶的法律后果:酒后驾驶会暂扣司机的驾驶证六个月并且进行给予其1000-2000元的罚款。第二次酒后驾驶的,将会处以10日以下的拘留和进行罚款1000元到2000元,还会吊销驾驶证。醉酒驾驶的法律后果: (1)由公安机关进行约束直至司机
2020.07.04 191 -
在我国醉酒驾驶后果是怎样的
在我国醉酒驾驶的后果如下: 1、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处拘役,并处罚金;等等。
2020.07.24 123
-
在我国法律上大连酒驾判多少年呢?
1、饮酒驾驶:饮酒驾驶机动车辆,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饮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罚款5000元,记12分,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且5年内不得重新获得驾照。 2、醉酒驾驶:醉酒
2022-07-26 15,340 -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醉驾后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酒驾后果为:“出国签证肯定没戏;出了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不能报考国家公务员和参加司法考试;用人单位可解除用工合同,无需支付赔偿金;想当兵,政审将通不过;如果想开公司,可能领不了营业执照。
2022-07-31 15,340 -
酒驾有哪些法律后果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2022-07-23 15,340 -
酒后驾驶我国颁布了哪些法律法规
1、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
2022-05-31 15,340
-
01:19
酒驾一般是马上拘留吗
饮酒驾车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酒驾以后并不当然受到拘留的处罚,酒驾以后是否会被马上拘留需要看情况分析。第一种情况是首次酒驾,第一次酒驾的处罚比较轻,并不会受到拘
3,331 2022.04.17 -
01:06
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
宪法宣誓在我国2018年写入宪法。2018年2月24日,第10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宪法第27条增加了一款,这个条款就是宪法宣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拥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5,622 2022.05.11 -
01:07
一般酒驾拘留几天
一般情况下酒驾不会被拘留。被拘留的情形,主要是指再次饮酒驾驶机动车,以及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情形。具体来说,根据行为人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情节不同,做出不同的处罚决定。首先,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人,需要接受10日以下的行政拘留处罚。其次,
3,21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