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时效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一般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但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劳动报酬与单位产生争议的,不受上述限制,但劳动合同终止的,应当在终止之日起的一年内及时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一年期间的限制。但是,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因提供劳动而从用人单位应得的收入,体现的是按劳取酬原则,而劳动合同法规定的二倍工资,是为了切实保障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对用工后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采取的惩罚性措施,究其性质不同于劳动报酬,因此,不能适用拖欠劳动报酬仲裁时效的规定,即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应自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或者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计算,期间为一年。
-
仲裁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仲裁时效的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上述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2022.06.17 625 -
劳动仲裁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2020.09.29 184
-
劳动仲裁诉讼时效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劳动仲裁不适用于诉讼时效和仲裁时效。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计算。而仲裁时效适用于中断,即对方同意履行义务,则仲裁时效中断,即从中断当天重新计算时效。
2021-12-24 15,340 -
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根据什么规定的
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存在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仲裁时效中断的情形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存在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
2022-06-30 15,340 -
根据规定劳动仲裁多长时间生效?
在收到仲裁裁决书15日内,当事人没有向法院起诉的,则裁决书在第16日(遇节假日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开始生效。
2022-08-06 15,340 -
仲裁时效的根本含义是什么
仲裁时效是指权利人向仲裁机构要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法律没有规定仲裁时效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2021-12-21 15,340
-
01:20
劳动仲裁时效
首先要明确一点,劳动仲裁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如下几种情况: 1、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争议,不受
11,129 2022.04.15 -
01:31
什么是仲裁?仲裁和诉讼的区别是什么?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纠纷提交专设机构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仲裁机构仲裁的纠纷,包括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
3,890 2022.04.17 -
01:08
劳动仲裁需要什么证据
劳动仲裁需要准备以下证据:1、仲裁申请书;2、申请人的身份证复印件;3、被申请人用人单位的企业信息;4、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社保缴纳记录、打卡记录等等。仲裁是向的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7,60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