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针对代位权诉讼,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效果如何?

针对代位权诉讼,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效果如何?

2024-11-27 20:0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湖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4-11-27回复

专业分析:

1. 代位权诉讼对债权人的效力 在代位权诉讼中,原告为债权人,被告为次债务人。经过法院确认代位权诉讼成立后,债权人应为受偿的主体,可直接接受次债务人的履行,并享有代位权。代位权的行使费用由债务人承担,并可以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2. 代位权诉讼对债务人的效力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债务人不得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诉讼,以免影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损害其利益。同时,债务人也不得处分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否则将受到民事制裁。在代位权诉讼获得法院确认后,债务人与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即行消除。但如果次债务人的债务在向债权人履行后仍有余额,债务人仍可就余额部分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3. 代位权诉讼对次债务人的效力 次债务人在代位权诉讼中有权对抗债权人提起的诉讼。例如,次债务人可以对诉讼时效抗辩、不可抗力抗辩以及同时履行抗辩等事项提出。然而,专属于对债务人的抗辩事由,如程序上协议管辖抗辩,次债务人则不能向债权人主张。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代位权诉讼对各方当事人的效力如何 1、对债权人的效力 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原告主体是债权人,诉讼请求的内容是债务人的债权,被告主体是次债务人,那么,代位权诉讼经人民法院确认成立后,债权人应当是受偿的主体,可以直接接受次债务人的履行,且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可以从实现的债权中优先支付。 2、对债务人的效力 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后,债务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提起的诉讼要受到限制,即债务人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权利不得影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不得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债务人不得为妨害代位权诉讼而处分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否则应当受到民事制裁。人民法院确认代位权成立的法律文书生效后,债务人与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债权人之间相应的债权债务关系即予消灭。但如果次债务人的债务在向债权人履行后还有余额,则债务人仍可以就余额部分向次债务人主张权利。 3、对次债务人的效力 在代位权诉讼中,次债务人对债务人的抗辩事由,比如诉讼时效抗辩、不可抗力抗辩、同时履行抗辩等均可以向债权人主张;有些不属于债务人的抗辩事由,次债务人也可以提出抗辩,譬如专属债务抗辩、债务数额抗辩等;但专属于对债务人的抗辩事由,譬如程序上协议管辖抗辩,是不能向债权人主张的。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债权人撤销权的诉讼时限设为一整年度。这意味着在债权人知晓或理应知悉可撤销事项之时起,便必须在第一时间行使撤销权,无法推延到未来任何时刻。假如债权人未能在自债务人行为发生之日起的五个自然年内行使其撤销权,则撤销权将会自动丧失。需要注意的是,撤销权这一法律概念属于形成权,受制于诉讼时效规范。 债权人务必要在法定的时限内积极行使撤销权,否则将可能面临撤销权失效的风险。

律师普法更多>>
  • 代位权诉讼当事人包括什么权利
    代位权诉讼当事人包括什么权利

    在代位权制度的讨论中,对债权人及次债务人的法律地位没有异议。正如前面所说,代位权诉讼具有明确的特定含义。一提代位权诉讼就是债权人对次债务人的诉讼,债权人是原告,次债务人是被告。讨论主要是针对债务人的法律地位,《解释 (一)》第十六条将债务人

    2024.05.31 19
  • 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如何提起诉讼
    当事人之间的医疗纠纷如何提起诉讼

    医疗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

    2020.03.18 128
  • 行政诉讼中如何做好当事人的法律地位
    行政诉讼中如何做好当事人的法律地位

    1、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2、强调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是因为行政诉讼有自己的特殊性。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处于管理者的主导地位。而在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他们在行政

    2020.12.26 350
专业问答更多>>
  • 代位权之诉的结果应该如何?

    代位权之诉的结果是在确定代位权人的代位权成立后,由次债务人向代位权人直接清偿; 而应规定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结果归于债务人,由次债务人直接向债务人清偿债务,以避免债权人行使代位权时将原债务的履行期限提前

    2023-06-01 15,340
  • 法律诉讼程序中如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解决。可以有第三人进行调解,以便达成共识。或到法院诉讼,由法院解决。

    2022-10-28 15,340
  • 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民事诉讼时效

    (一)借款的出借日期不能确定的,出借人主张借款期间利息的,由出借人对出借日期承担举证责任,不能确定时,从主张提出之日开始计算利息;如借款人主张借款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应由借款人对出借日期及超过诉讼时效期

    2022-06-22 15,340
  •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如何救济?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

    2022-04-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01:11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届满主要会产生下面几种法律后果: 第一,权利人无法胜诉。虽然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仍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法院不会支持其诉讼请求。权利人的权利随着诉讼时效的届满失去了法律保护,因此就算提起诉讼也无法胜诉,会被法院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2,817 2022.04.15
  •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01:00
    股权代持的法律后果

    股权代持是指,实际出资人与他人约定,以该他人名义代实际出资人,履行股东权利义务的一种股权或股份处置方式。股权代持,将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名义股东取代实际出资人的股东地位,在公司中行使股东权利和履行股东义务。实际出资人往往只享有依代持协议

    2,545 2022.04.15
  • 确权之诉的法律规定 01:08
    确权之诉的法律规定

    我国民事诉讼法对确认之诉没有专门的条款规定。确权有关起诉的内容,包含在起诉条件的内容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

    4,595 2022.04.17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