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和以危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决水罪是指故意破坏堤防、大坝、防水、排水设施,制造水患,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爆炸罪是指故意用爆炸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除放火、决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外的其他任何足以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伤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如在公共场所施放毒气等。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 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
哪些人容易构成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均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本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话,一般判处三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如果有严重后果的话,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0.03.02 182 -
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有哪些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10.09 177
-
投放危险物质罪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投放的物质属性不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所投放的是不具有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危险
2022-05-20 15,340 -
被别人乱说故意放火、爆炸、爆炸、放射物质等危险物质的,该怎么办
可以录音后报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
2022-01-08 15,340 -
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怎么处理
1、即使是未遂的,仍然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即即使是行为没有造成不特定的或者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但只要具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即可构成既遂。所以本罪
2022-09-08 15,340 -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之一】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
2022-03-07 15,340
-
01:34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
1,319 2022.04.17 -
01:2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量刑标准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造成他人中毒的严重后果,危害了社会的公共安全。要构成本罪,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本罪在主观上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已经预见其实施的行为可能会引起中毒,危害
1,356 2022.04.17 -
01:12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法条及司法解释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过失投放毒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与故意投放危险物质罪相比,行为人并不是故意,而是过失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该种属于危害公
1,90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