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行政诉讼的事实不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诉讼中,如果法院经审查后,发现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可以认定为行政机关认定事实不清,可以判决变更行政行为;如果行政行为的主要证据不足的,也可以认定为行政机关认定事实不清,法院可以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
-
如何实行行政诉讼
实行行政诉讼的方式是: 1、首先要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 2、要有明确的被告,被告要正确; 3、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4、人民法院在立案之日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给被告,被告在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相关材料。
2020.08.09 96 -
如何认定行政诉讼不作为
一般认定行政机关在接到当事人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可以认为其行政不作为,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两个月未履行的可以对其提起诉讼。紧急情况下不受
2020.12.30 166 -
行政诉讼如何审查事实
行政诉讼审查事实应当以事实和证据为根据。法庭对双方当事人所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证据经审查属实的,可以作为法定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使用,从而形成证据链。
2020.11.13 193
-
行政诉讼如何认定事实不清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是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根据《》第58条规
2022-09-04 15,340 -
行政诉讼要如何裁定认定事实不清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是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根据《》第58条规
2022-08-26 15,340 -
如何认定行政诉讼实质判决不清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是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根据《》第58条规
2022-08-31 15,340 -
行政诉讼如何裁定判定事实不清
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真实可靠的证据是判案的根据。这部分证据称为“可定案证据”。可定案证据具有三方面的特征:⑴客观性;⑵相关性;⑶合法性。根据《》第58条规
2022-09-04 15,340
-
00:56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包括什么
行政诉讼被告的认定规则如下: 1、如果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2、如果是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
1,154 2022.11.21 -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520 2022.05.11 -
00:51
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
对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妨碍行政诉讼的拘留属于司法拘留的范畴。司法拘留是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正常进行,对实施了严重妨害诉讼活动的人,采取限制其短期限的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法院拥有司法拘留的决定权。当事人对司法拘留决
1,53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