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过世后社保赔偿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要知道您指的保险是商业保险还是社会保险。属于哪种那种情况了?社会保险的赔偿如下:《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1、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商业保险赔偿如下:需要看您买的是什么险种,保险金额是多少?1、寿险:这类险种只要是被保险人身故都赔付。与重大疾病保险的缴费性质,类型基本一致。不同在于重大疾病保险只要确诊了就进行赔付,寿险是因意外或者疾病身故进行赔付。(分为定期和终身,一般重疾保险的主险是终身寿险)2、意外险:这类险种只是因为意外所导致的身故、伤残、医疗费进行赔偿。购买这类保险是针对因意外或疾病造成家庭成员失去工作能力,从而导致家庭收入大幅减少甚至灭失的风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联系当地的社保局办理,一般的手续包括火化证、领取人的身份证、与死者的关系证明(比如配偶的话可能要提供结婚证)一类的看你当地的要求而定。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具有强制储蓄性质,属于个人所有,个人死亡的(包括退休前和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 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也是职工参保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一部分。
-
-
农村养老人去世社保补助标准
社会养老保险人已死亡,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具有强制储蓄性质,属于个人所有,个人死亡的(包括退休前和退休后),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可以继承。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丧葬
2020.05.08 892 -
-
老人过世后的补偿标准
这要具体了解当时的事发情况,才能将责任准确予以划分。你说得比较简单,无法在此分析。对于人身伤害造成死亡的,则应当按你们当地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心入或者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标准,按二十年计算。如
2022-02-03 15,340 -
在工厂里过世老人的赔偿标准
属于工伤,可以申请工亡,要求支付丧葬费、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丧葬费标准为6个月的单位所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工亡职工
2022-01-28 15,340 -
老人过世后房屋拆迁有补偿标准吗
这是不合理的,但是需要有证据证明当时说过要给你们划拨地基的话,需要看当时的拆迁安置协议。拆建单位依照规定标准向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种补偿金。一般有:(1)房屋补偿费(房屋重置费)(2)
2022-02-02 15,340 -
老人过世后社保所需要什么手续
1、首先其法定继承人应当在3个月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丧葬补助费; 2、办理时需填报《企业离退休人员死亡丧葬补助费申领表》交社区盖章; 3、社保员签字后,并携带离退休人员火化证原件、复印件及代领人身
2021-12-15 15,340
-
00:57
老人去世后房子多久必须过户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老人去世后房子多久必须过户。因为只有去世一方订立遗嘱,财产需要按照遗嘱办理过户手续,才会有期限的限制。老人去世后房产过户,只有属于遗嘱过户才会有期限。继承没有时限的规定。受遗赠人需要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
7,760 2022.05.11 -
00:56
85岁老人被车撞死了赔偿标准85岁老人被车撞死了赔偿标准,需要根据案情的实际来看。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和财产直接损失。造成残疾的,还有残疾赔偿金,残疾用具费及精神抚慰金等。造成死亡的,还有死亡补偿费,被抚养人生活费
6,448 2022.05.11 -
00:47
老婆出轨离婚赔偿标准对于一方出轨造成离婚的情形,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离婚时,一方重婚、与他人同居导致两个人离婚的,法院在判决时一般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这里所说的同居是指,有配偶者和婚外异性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这里所说的重婚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又
947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