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转让是否必须要原价?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股权转让不必须要原价,可以原价作为参考值,自行定价。在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和第三人及公司和其它股东的合法权益的条件下,转让双方自由确定股权转让价格。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股权转让不一定要原价。股权也可折价转让,在股权折价转让中,章程出资金额不需修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股东将其所有股权转让给受让人,受让人继承股权,成为公司新股东。股权转让的法律后果是股权转让人丧失部分股权或全部股权,导致股东身份丧失,股权受让人股权份额增加或成为新股东。股权自由转让是公司法的基本原则。
债权转让不一定要等价转让,只要当事人协商一致即可,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必须通知债务人,否则该转让行为对债务人无效,债权转让的,其从权利也一并转让。
-
股权转让协议是否必须约定股权转让的价格
股权转让协议必须约定股权转让的价格,若是赠与的,则价格为零元。股权原值,可以按照出资额确定。若是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可以按照评估的价格确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权转让变更工商登记是为了对抗善意第三人,不代表取得股权资格。
2020.03.26 209 -
债权转让必须要等价转让么
债权转让不一定要等价转让,但是债权人转让其债权一定要通知债务人,如果债权人转让其债权没有通知债务人的,则该转让行为对债务人无效,且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其从权利也一并转让。
2021.02.04 134 -
股权转让是否必须评估
股权转让不是必须评估,不涉及国有或集体的有限公司的股东股权转让时并不需要审计或评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民营企业之间股权转让一定需要经过评估手续。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以下情况应出具资产评估报告: 1、申报的股权转让收入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
2020.07.11 731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否必须以股权对价转让
股权转让一般要求原有股东或者第三人受让股份。 依照原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不能请求公司回购自己所持有的股份的。公司资本的原则资本法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要求公司在存续的期间,应当保持与资本额相
2022-04-01 15,340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否必须以股权对价转让?
股权转让一般要求原有股东或者第三人受让股份。 依照原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不能请求公司回购自己所持有的股份的。公司资本的原则资本法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要求公司在存续的期间,应当保持与资本额相
2022-04-15 15,340 -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是否必须以股权对价转让?
股权转让一般要求原有股东或者第三人受让股份。 依照原公司法,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是不能请求公司回购自己所持有的股份的。公司资本的原则资本法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要求公司在存续的期间,应当保持与资本额相
2022-04-02 15,340 -
股权转让是否必须公证
股权转让不是必须公证,只要是依法进行的股权转让都是有效的,需要注意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并且需要即时办理变更登记,未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2022-06-07 15,340
-
01:16
股权转让如何定价
通常情况下,资金划转基本上是在工商办理完股权变更手续后进行的。确认股权部分是否实际支付或认购,股权中是否存在知识产权投资。有知识产权的,应当制作评估报告,评估具体的知识产权数量后计算转让金额。还要书写股权转让协议书,在合同中应该写明交易的价
1,903 2022.04.17 -
00:56
股权平价转让要交个税吗
采取平价买卖的方式转移股权,是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因此采取平价的方式转移股权,是一个比较好的避税方法。同时股权受让人在取得股权之后,可以承继之前的股权原值,在今后的股权转让交易之中也可以抵免所得税。此外,在法律的规定下有几种情形是不需要
7,338 2022.04.15 -
01:04
股权转让违约必须继续履行合约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当事人违反约定的,应当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以下几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但是当事人违约并不一定要继
1,2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