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法律规定的内容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法修正案 (七)》第一条:将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修改为:“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五款走私非淫秽的影片、影碟、录像带、录音带、音碟、图片、书刊、电子出版物等物品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六条《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的“应缴税额”,是指进出口货物、物品应当缴纳的进出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税额。走私货物、物品所偷逃的应缴税额,应当以走私行为案发时所适用的税则、税率、汇率和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计算,并以海关出具的证明为准。《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的“对多次走私未经处理的”,是指对多次走私未经行政处罚处理的。第七条《刑法》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应予复运出境的货物。保税货物包括通过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方式进口的货物,以及在保税仓库、保税工厂、保税区或者免税商店内等储存、加工、寄售的货物。在当代的社会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的一些物品是属于一种违法犯罪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的《刑法》当中的规定,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罚,主要还是因为这种行为侵犯到国家对于相关物品的管理秩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的认定: 一是具有走私行为; 二是走私对象为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 三是达到了法律规定的立案追诉标准。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一般是指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罪: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或者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怎么认定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的认定: 一是具有走私行为; 二是走私对象为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 三是达到了法律规定的立案追诉标准。
2020.07.07 92
-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法律规定的内容是什么
《刑法修正案(七)》第一条:将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修改为:“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
2021-05-21 15,340 -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
走私国家禁止物品罪的判决是:构成该罪的,对行为人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1-11-05 15,340 -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的界定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可以追究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罪是指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行为。
2022-05-13 15,340 -
走私国家明令禁止物品包括哪些
走私国家禁止物品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国家正常的对外贸易管理秩序和国家对进出口货物和货物的禁止性管理规定。 二、客观要件:表现为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商品和商品。 主体要
2021-11-10 15,340
-
01:20
禁止种植什么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
禁止非法种植罂粟、古柯植物、大麻植物,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可以用于提炼加工毒品的其他原植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铲除,并
12,700 2022.05.11 -
01:21
什么叫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是指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普通货物、物品,进出境,偷逃应缴纳关税额5万元以上的行为。此处的“普通货物、物品”指的是除国家禁止进出口的武器、弹药、核材料、假币、珍贵动物及其制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
1,166 2022.04.17 -
01:16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走私普通货物、物品应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如果行为人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
1,2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