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30万判多少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为属于绑架罪的既遂,不属于未遂,根据情节判处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 一、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二、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如果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时进行解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使绑架没有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则构成绑架罪的未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绑架罪是行为犯,即只要行为人具有索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实施了绑架行为,就构成绑架罪。数额不是绑架罪的构成要件,但可以作为量刑的依据。绑架罪可判处五年徒刑,甚至死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侦查。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 (2)绑架他人作为人质; (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盗窃婴儿。
绑架罪是行为犯,即只要行为人具有索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实施了绑架行为,就构成绑架罪。数额不是绑架罪的构成要件,但可以作为量刑的依据。绑架罪可判处五年徒刑,甚至死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侦查。(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2)绑架他人作为人质;(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盗窃婴儿。
-
绑架罪,绑架罪会判多少年
绑架罪,是指带着胁迫第三人的目的,用强制手段实力控制人质的行为。本罪的保护法益是人质的人身自由和安全。 绑架罪的定罪量刑情节有: 一、犯绑架罪,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绑架罪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
2020.06.07 268 -
绑架50万会判多少年
绑架罪是行为犯,就是说行为人只要有向他人勒索财物的目的,且实施了绑架行为,就构成绑架罪。金额多少不是绑架罪的构成要件,但会作为量刑依据考虑量刑。绑架罪轻则处五年有期徒刑,重则甚至可以处死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侦查。 (1)以勒索财物
2020.08.09 199 -
绑架罪判多少年
绑架罪的判刑标准: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别人的,或者绑架别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
2022.03.21 235
-
绑架罪30万最低判多少年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
2022-08-13 15,340 -
绑架30万罪最低判多少年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
2022-11-15 15,340 -
绑架要30万判多少年
行为属于绑架罪的既遂,不属于未遂,根据情节判处有期徒刑至无期徒刑。 一、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
2022-12-19 15,340 -
绑架30万最低判多少年?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
2022-12-17 15,340
-
00:47
绑架罪判多少年绑架罪是由《刑法》第239条规定的,根据该条规定,犯本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或者挟持人质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等方法,劫持
1,051 2022.04.15 -
01:43
绑架罪多少年绑架罪被判处何种刑罚以及被判处多少年,是根据犯罪情节来判断的,不能一概而论。绑架犯罪,一般会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但犯罪情节较轻的,被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应当注意的是,绑架过程中出现杀害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
583 2022.04.15 -
01:10
诈骗罪30万判多少年诈骗30万元的,属于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如果没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应当判处3年至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还有其他严重情节,例如诈骗国家救灾物资、诈骗老人等行为,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人民法院在审理
9,8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