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网贷在强制下款还款后,是否还会再次强制下款?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偿还强制性贷款后,仍然可能再次遭受网络借贷平台的强制性放款行为,因此,最为明智和稳妥的选择是立即主动注销该网贷账户。成功注销账户后,对方将无法再次向您实施强制性放款行为。 非合法合规的网络借贷平台可能会以欺诈方式诱骗客户支付贷款前期费用,这种恶劣行为导致的强制性放款事件并不常见。对于已经遭受网络借贷平台强制性放款的用户,我们首先应该仔细回忆并检查之前是否无意间勾选了上传贷款请求的选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条,如果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十一条,如果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其借贷关系将不予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第十条 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第十一条 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系不予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在自己无力承担的情况下,先确定一个还款顺序。首先要做的就是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先还上征信的平台、后还不上征信的,应及时停止网上借贷行为,不要想着以贷养贷,这样只会让负债越来越大。 (2)对于年利率超过36%的平台,可以跟对方商量,超过36%的部分不符合国家规定,属于高利贷行为,自己只还36%的利息和本金。 (3)及时向家里请求帮助。可以先向家里人借一些钱,将网贷还上,然后再慢慢给家里还钱。
强制性放款活动存在高息借贷之嫌,倘若您照其要求偿还贷款,它们会再度实施此类行为对您进行逼迫,您可以选择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协助处理相关事宜;而黑网贷更是以极高的利率为特点,借款期限仅仅数日,千余元的本金却需要支付千余元的利息。如若按照其规定还款,只会使借贷活动持续下去,利息循环上升,最终导致无法偿还的后果。在您实在无力承担还款压力时,它们往往会借此机会向您推荐其他网贷平台用以借款,进而致使债务金额不断攀升。在此情况下,您同样可以选择向当地警方报案并协助处理。
-
小老板还款后强制二次下款吗
首先,贷款平台如果有强制放款的情况,这种情况是违规的,可以向银监会投诉,其次,如果还款后,没有申请二次贷款,不会发放贷款。一般来说二次强制下款的几率有,但是不是很大。
2021.01.14 239
-
强制下款的黑网贷不还会怎样
(1)在自己无力承担的情况下,先确定一个还款顺序。首先要做的就是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先还上征信的平台、后还不上征信的,应及时停止网上借贷行为,不要想着以贷养贷,这样只会让负债越来越大。(2)对于年利率
2021-12-15 15,340 -
个人强制下款的贷款需要还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网络借贷强制放款行为在法律层面上并不被认可为合法行为, 借款行为本身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关于借款行为是否合法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如果在当事人与贷款平台之间并未存在
2024-10-06 15,340 -
怎么对付强制下款网贷
有俩种方法可以对付强制下款黑网贷: 1.向银监会投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向银监会投诉。只要网贷平台有违规行为,都可以向银监会投诉,包括这种情况。 2.报警处理。这种黑网贷特别怕被警察查封。所以,遇
2023-09-24 15,340 -
被黑网贷强制放款会有什么后果
针对这种状况,借款人实际上无需承担还款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借款人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这是因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民间借贷名义,引诱或强迫受害人签署借款或类似借款、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夸
2024-11-05 15,340
-
01:05
强制执行无法一次还清
强制执行无法一次还清,可以看看其是否有其他稳定的月收入来源。直接执行财产是最简单的方式。但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是依靠工资为重要收入,如果被执行人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和其他稳定的月收入,申请人可以考虑和其达成分期还款方案,这样被执行人每个月的收入扣
2,093 2022.05.11 -
01:10
变更强制措施的条款
变更强制措施包括两种,一种是应当变更强制措施,另一种是可以变更强制措施。 应当变更强制措施的情况有: 一审法院对其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单独适用附加刑,判决还没有生效的; 被告人被羁押的时间达到法院对其判处刑期时间的; 案件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
4,026 2022.04.17 -
01:15
车贷没还清法院会强制收走吗
车贷没还清法院会强制收走。法院强制收走,并不影响当事人还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
3,97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