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保险产品如何分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一种,个人婚前个人出资购买的保险,属于个人所有,离婚时不参与分配; 第二种,婚后用共同财产为双方购买的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可以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分割方式有两种:退保和变更投保人。 1、办理退保后分割现金。 2、变更投保人,转让保单给被保险人。当然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夫妻中的同一人的,双方则不需要到保险公司变更投保人,但是一方有权要求另外一方补给自己现金价值的一半。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第一种,个人婚前个人出资购买的保险,属于个人所有,离婚时不参与分配; 第二种,婚后用共同财产为双方购买的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可以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分割方式有两种:退保和变更投保人。 1、办理退保后分割现金。 2、变更投保人,转让保单给被保险人。当然如果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为夫妻中的同一人的,双方则不需要到保险公司变更投保人,但是一方有权要求另外一方补给自己现金价值的一半。
离婚时保险产品的分法:若是个人婚前出资购买的保险则不需要分割,若是婚后用共同财产为双方购买的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可以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可以退保或者是变更投保人。
-
离婚保险如何分配
离婚时对于财产险可持离婚证或法院离婚判决书分割,返还型财产险可采取协议、分割补偿和解除合同的方式进行分割。个人婚前买的保险或者父母帮子女买的保险,离婚时不进行分割。
2021.04.02 148 -
离婚后保险如何分配
如果保险是一方用个人财产购买的或者是婚前购买的,则该保险属于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不进行分配。如果是婚姻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的保险,视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可以分割已经缴纳的费用或者退保后分割退保获得的费用;具体怎么分割由夫妻自行协商,协商不
2021.04.29 347 -
离婚后对保险产品如何分割
离婚后对保险产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分割: 一是退保后分割现金。 二是若夫妻一方愿意继续保留自己的人寿保险则采用变更投保人,转让保单给被保险人。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
2021.01.17 84
-
离婚时保险产品如何分
第一种,个人婚前个人出资购买的保险,属于个人所有,离婚时不参与分配; 第二种,婚后用共同财产为双方购买的保险,保单的现金价值可以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分割方式有两种:退保和变更投保人。 1、办理退保
2022-06-01 15,340 -
离婚保险如何分配
商业保险的保险利益作为共同财产分割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分割方式,协商不成的,法院通常将具有投资性质的保险合同判归为签订合同一方的财产权益,由该方根据保单的现金价值对对方进行相应补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
2022-05-12 15,340 -
离婚保险如何分配?
商业保险的保险利益作为共同财产分割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分割方式,协商不成的,法院通常将具有投资性质的保险合同判归为签订合同一方的财产权益,由该方根据保单的现金价值对对方进行相应补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
2022-06-07 15,340 -
如何分配离婚保险
商业保险的保险利益作为共同财产分割的,由双方协商确定分割方式,协商不成的,法院通常将具有投资性质的保险合同判归为签订合同一方的财产权益,由该方根据保单的现金价值对对方进行相应补偿。根据《民法典》第一千
2022-06-05 15,340
-
01:15
离婚财产如何分配离婚财产的分配需要根据财产属于何方的情况来判定。第一,财产属于个人。个人财产包括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约定个人财产,即婚后共同约定好财产属于该方。婚后财产如果没有约定属于哪一方的,则双方均无权以个人名义主张分配财产。第二,财产属于夫妻双方。夫妻
3,734 2022.04.17 -
01:01
离婚时产权如何分配夫妻离婚,房产怎么分割,首先需要看该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是属于一方支付首付,但婚后共同还贷的,且房屋登记在首付一方名下,则该房产一般判归首付方所有。但是,共同还贷及对应增值的部分,应当补偿给另一方。如果该房产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
573 2022.05.11 -
00:55
再婚离婚房产如何分配再婚离婚房产分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一方婚前以个人财产按揭购买房屋,婚后夫妻共同清偿贷款的。如果房产证登记在一方名下,那么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房屋的按揭贷款也属于一方的个人债务。对于已归还的贷款中属于配偶一方的部分,应当予以返还; 2
529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