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签订合同是否有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定节假日签合同一样有效,只是双方达成一致,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没有时间的限制和要求。 合同生效应当的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节假日签订合同是有效的。双方达成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双方签字或盖章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生效应具备以下要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意思是真实的;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节假日内签订的合同只要是经过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且合同内容没有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的,则不管是什么时间签订的合同,都是有效的。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法定节假日签订合同是有效的吗
法定节假日签订合同是有效的。双方达成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双方签字或盖章具有法律效力,没有时间限制和要求,合同生效应具备以下要求: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的意思是真实的;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
2022.05.11 2,040 -
合同签订日期没写是否有效
没有签订日期的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生效条件的,就是有效的。 合同签订日期不是合同的必备条款,也不是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所以没有写明签订合同日期的合同只要符合合同生效条件就是有效的。
2021.01.08 189 -
无签订合同日期的合同是否有效?
无签订合同日期的合同有效。合同签订日期不是合同的必备条款,也不是合同生效的必备要件,所以,没有写明签订合同日期的合同只要符合其他必备生效要件就是有效的。 合同必备的生效要件如下: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合同是双方当事人的
2021.04.09 136
-
节假日签合同是否有效
法定节假日签合同一样有效,只是双方达成一致,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没有时间的限制和要求。 合同生效应当的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2022-05-30 15,340 -
节假日签订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法定节假日签合同一样有效,只是双方达成一致,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没有时间的限制和要求。合同生效应当的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
2022-05-30 15,340 -
节假日签订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具备以下要件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2)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 (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一百四
2023-12-10 15,340 -
节假日签合同是否生效
法定节假日签合同一样有效,只是双方达成一致,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就具有法律效力,没有时间的限制和要求。合同生效应当的具备以下要件: (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
2022-05-26 15,340
-
01:08
合同签订日期晚于生效日期有效吗合同的订立是指缔约当事人相互为意思表示并达成合意而成立了合同。对于合同签订日期晚于合同生效日期合同是否有效。答案是肯定的,以签订之日为准,但是为维护合法权益,最好还是先订立合同。 关于合同生效时间,一般来讲,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如
3,651 2022.04.17 -
01:06
未成年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与未成年人签的合同是否有效,要按实际情况来定。分为以下的三种情况: 1、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时的未成年有权依照合同自由原则订立合同,和他人签订合同并不违法,只要合同没有
1,531 2022.04.17 -
00:59
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分情况讨论。首先,个人与公司签订的合同,需要满足以下的条件,才能够发生基础的法律效力:1、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的内容符合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不存在欺诈或者胁迫的情形;3、
1,9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