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职工陪产假最长可以多少天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第一,上海陪产假规定第二十四条男性满二十五岁才结婚是晚婚。女性到了二十三岁才结婚是晚婚。已婚妇女生第一个孩子时,24岁以上的人为晚育。第33条晚婚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还增加了7天晚婚假。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晚育女性,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晚育假30天,其配偶享受晚育护理假3天。晚婚假期享受结婚假期同等待遇,晚婚假期。晚婚护理假期享受产假同等待遇。第二,北京陪产假规定第二十条晚育女职工,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奖励假期30天,奖励假期也可由男性享受,假期内不得降低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奖励假期,按照女性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标准奖励。法律上对孩子父亲的所谓“陪产假”是没有规定的,只能休那个晚育奖励假30天。但是,男性休晚育奖金假的话,女性就不能再休息了。第三,广东陪产假规定国家员工和企业事业单位员工晚婚的,其结婚假期为30天的晚育,其产假为105天,男性护理假期为15天。第四.其他陪产假规定第四十六条男二十五周岁以上.女二十三周岁以上初婚的为晚婚。二十四周岁以上的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职工实行晚婚的,在法定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婚假二十天;实行晚育的,在法定产假的基础上增加产假十五天,同时给予男方护理假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三十天。第27条育龄夫妇是镇上的居民,收到独生子女父母的荣誉证时,享受以下优待和报酬:1、产假期满前收到证明书的,女性产假增加50天,给男性增加护理假5天2、月至独生子女16岁,每月给予10元以上独生子女父母报酬,退休(工作)时给予1000元以上的一次报酬3、安排就业.组织劳务输出时,必须优先安排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4、独生子女优先入园。入学校。就医,有条件的单位可免费补助5、为贫困家庭和家庭生活补助金的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生活补助金增加6、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男职工陪产假是多少天
规定其丈夫享受陪产假的,应该是当地的《计划生育条例》。一般法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男方享受十五天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2020.08.17 178 -
男职工陪产假有多少天
男性员工有陪产假,但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陪产假是多少,具体陪产假天数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标准来判断。比如,广东省男职工的陪产假为15天,夫妻双方只要符合《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妻子享受奖励假30天,男子享受奖励假15天。在
2022.04.12 2,038
-
男方陪产假最长多少天
产假国家规定2016男方,随着新计生法取消鼓励晚婚等条款的落地,目前,已修订计生条例的29个省份均明确不再保留晚婚假。而此前,这些地方在国家计生法允许晚婚夫妇可增加婚假天数的基础上,分别设立了7到30
2022-07-16 15,340 -
陪产假多少天男职工可以休产假吗
针对男职工是否能休陪产假,具体休几天这个问题法律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具体要根据各地的相关规定进行确定。
2022-05-17 15,340 -
男职工陪产假多少天
陪产假,又名陪护假,即女方在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的有一定时间看护、照料对方的权利,一般为十五天。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的规定,具体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际规定,基本都见
2022-05-23 15,340 -
男职工多少天陪产假
随着新计生法取消鼓励晚婚等条款的落地,目前,已修订计生条例的29个省份均明确不再保留晚婚假。而此前,这些地方在国家计生法允许晚婚夫妇可增加婚假天数的基础上,分别设立了7到30天不等的晚婚假。男的产假多
2022-08-21 15,340
-
00:52
年假最多可以休多少天
年假最多可以休15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职工在同一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
5,021 2022.05.11 -
01:06
产假多少天2021新规定男
目前我国各个地方对于陪产假的具体天数的确定,一般会按照实际情况来制定。除了西藏和新疆外,已经有29个省份修改了计生条例,明确了陪产假的期限。其中最短的陪产假是7天,最长的陪产假是1个月,多数地区的陪产假是15天。目前陪产假最短的是天津和山东
1,543 2022.04.17 -
01:13
职工的婚假多少天2022
2022年职工的婚假天数为三天,具体如下: 1、按法定结婚年龄,即女不低于20周岁,男不低于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即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
5,795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