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有没有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付”即包括工资应当以月薪的形式发放,也包括应当每月支付;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遭遇拖欠工资,可以和单位协商索要,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还可以通过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方式索要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违法。存在以下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其他。
法律规定超过约定的工资发放日就算拖欠工资,公司拖欠工资,劳动者应当先与公司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也可以提起诉讼。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相关规定有哪些
公司拖欠工资违约的时间,依据《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
2020.09.19 114 -
法律规定多久算拖欠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 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拖欠劳动工资一般情况下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法院解决。
2020.07.27 145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公司只要拖欠工资就是违法的,不论时间长短。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拖欠工资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
2020.12.21 430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
对于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可参考以下内容: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以及《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
2022-08-17 15,340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有什么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结算工资,超过30天即构成拖欠工资,违法。存在以下法律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
2021-12-27 15,340 -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法律有哪些规定
离职后公司拖欠工资,只要有一次没有按时发放,就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就可以要求赔偿。因为按时发放工资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首先应当进行劳动仲裁,若是对于仲裁结果不服的,才能诉讼。
2023-09-01 15,340 -
公司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法律怎么规定的
拖欠工资全称是无故拖欠工资,即单位不属于法律规定的情形而不按期或者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行为。 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按月支
2023-08-27 15,340
-
01:07
厂里拖欠工资多久算违法拖欠工资并没有规定是超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才算违法。只要用人单位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或者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都属于违法。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劳动者可以打电话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
4,244 2022.05.11 -
01:16
工资拖欠多久才是违法的拖欠一名劳动者工资达到五千元以上,同时时间已经过了三个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仍然拒绝改正的。这时候,用人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就涉嫌触犯了刑法规定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或者拖欠十名劳动者工资达到三万元以上,不需要经过任何的时间限制,只需
968 2022.04.17 -
00:44
拖欠货款多久算违法拖欠货款不论多久都算违法,这是因为在买卖合同中买方负有及时支付货款的义务,拖欠货款的行为违法了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买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卖方可以准备好起诉状和能证明买方拖欠货款的相关证据材料,到买方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卖方在起
1,84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