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面积有误差要交“差额管理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某小区业主房产证实测面积比销售时房屋面积多了近2平方米。所以,现在业主要缴纳从其入住起,到出房产证后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这近2平方米的所谓“差额管理费”。房产证实测面积和销售面积有所出入,不是什么新鲜事。如果实测面积与销售面积有误差,那么房款就需要“多退少补”。但是,物业管理费的“多退少补”则是闻所未闻。“差额管理费”,即“按房产证面积对前期收取的物管费进行多退少补”。这个“差额管理费”比较新鲜,以前从未听说过。那么到底物业管理费有无差额一说就此咨询了有关专业人士。专家表示,物业管理费收取要看业主与开发商签订的合同。一般情况下,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按套收费,即每套物管费多少钱,这就与房屋面积无关,物管也不能根据实测面积多了而收费。第二种情况则是按照面积收费。原则上来说,应以产权证面积为准,也就是以业主享受居住和占有的面积为准。不过,在知道实测面积之前,厘定物业管理是按照销售面积计算的,而通常两者都存在差异性。“业内行规的做法是‘既往不咎’,从房产证下发后按新面积缴费”。但如果从法理上来看,物管处此举也是合理的,谢凯谈到,如果业主真诉诸法律,恐怕胜算的几率比较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处理房屋面积存在误差如下:超出3%时买方可以解除合同,卖方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未超出3%时可以按照面积误差比例和约定的价格决定由买方进行补足、卖方独立承担或者卖方进行返还及双倍返还。
一般由专门资质的测量机构判定房屋面积存在误差,房屋面积存在误差的处理方式是:面积误差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对实际面积结算;面积误差超出3%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支付费用及利息,买受人也可以继续履行合同。
-
购买房屋面积误差问题
房屋面积误差国家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
2020.05.04 213 -
房屋面积误差由谁确定房屋面积存在误差
房屋面积误差是由专门资质的测量机构进行测量鉴定后来判定。 房屋面积存在误差的处理方式: 1、面积误差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对实际面积结算; 2、面积误差超出3%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支付费用及利息。买受人也可以继
2020.08.26 170 -
-
公摊面积有误差,建筑面积有无误差?如何计算购买商品房的面积误差
公摊面积有误差,建筑面积必有误差。一,面积误差比面积误差比是指购买商品房时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之差和预测面积的比值。面积误差比是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处理面积差异的一种方法。二,计算公式面积误差比=(实测面积
2022-01-24 15,340 -
购房面积有误差如何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有关于面积误差的处理办法并无强制性规定。因此,若出现购房面积误差的纠纷只能通过协商的方式来予以解决。 关于定金的问题,要看购房者
2022-03-12 15,340 -
购房合同面积误差
1、面积误差比是商品房买卖过程中处理面积差异的一种方法,指的是”购买商品房时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之差和预测面积的比值“,具体计算参照GB《商品房销售面积测量与计算》执行。 2、住建部《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
2022-08-10 15,340 -
购房面积有误差怎么办
对购房面积出现误差,国家已有规定。(一)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二)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
2022-01-27 15,340
-
01:03
差旅费费用报销差旅费费用报销如下: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差需借支差旅费,应先到财务部门领取并填写借款单,按照借款单所列内容填写完整,然后送所在部门领导和有关部门人员审查签字。出纳人员根据自己的职权范围,审核无误后给予现金支付。出差人员回来后,应持各种原始至出
3,924 2022.04.18 -
00:57
出差隔离费用企业报销吗出差隔离费用企业报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或该场所内的特定区域的人员,在隔离期间,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其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重点国家入境人员抵达后,全部由各区工作人员
7,420 2022.04.12 -
01:13
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怎么处理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时,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 房产证面积比实际面积小,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权利人可以携带有关证明材料,向登记机构申请更正登记。利害关系人需要征得权利人书面同
5,06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