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擅自离职应该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如果劳动者擅自离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给予其罚款、警告等处罚;如果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单位可以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劳动者满足以下条件离职的,劳动者不需要承担责任: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如果劳动者不具备上述条件,擅自离职的,应当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损失。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
-
劳动者应该如何认定自动离职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认定:未履行相关手续或虽履行了手续但未经企业批准;劳动者有离开企业且在规定时限内不愿回企业的主观意愿;超过规定的时限。劳动者自动离职的处理:因为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经济补偿;违法解除造成用
2020.10.24 224 -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不是合法的以及应该如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不合法的。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
2020.05.17 97 -
擅自离职工资应当如何处理
按照正常结算工资,但是单位不再支付补偿金以及赔偿金。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未提前提出的,应当赔偿
2022.08.09 195
-
劳动者擅自离职如何处理
如果员工擅自离职的行为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员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2-07-23 15,340 -
如何处理劳动者擅自离职?
1、如果劳动者擅自离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给予其罚款、警告等处罚;如果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单位可以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
2022-07-17 15,340 -
如何处理劳动者擅自离职
1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和第39条第2项的规定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这种违法的行为往往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
2022-10-15 15,340 -
究竟如何处理劳动者擅自离职
1、如果劳动者擅自离职,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其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给予其罚款、警告等处罚;如果属于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单位可以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
2022-10-13 15,340
-
01:04
员工自动离职 劳动法如何规定
没有自动离职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需要辞职的劳动者,如果是正式同员工的话,只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是在试用期内的话,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与用人单位协
3,654 2022.05.11 -
01:00
员工擅自离职如何赔偿公司损失
员工擅自离职应按劳动合同的约定来赔偿公司损失。劳动者未经批准,擅自离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由此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劳动者应当予以赔偿;但用人单位需承担损失的举证责任。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都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2,068 2022.06.06 -
01:02
自由职业者如何办理退休手续
自由职业者办理退休手续的流程如下: 1、申报人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及申报退休的相关材料; 2、申请人向所在单位、申报,企业存在的去企业、失业人员去辖区就业局申报; 3、企业、就业局向当地人社部门申报; 4、合格后、档案转入当地社保局、
4,62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