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假的文凭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因劳动者的文凭作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会被用人单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假文凭应聘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行为,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文凭作假一经发现会被用人单位追究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假文凭应聘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行为,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
文凭作假是否会被用人单位追究法律责任
文凭作假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责任,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损失赔偿。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劳动合同的,合同无效。合同被确认无效的,劳动者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损失。
2020.12.25 90 -
文凭作假有法律责任吗
如果因劳动者的文凭作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会被用人单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假文凭应聘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的行为,签订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给用人单
2020.12.09 138 -
文凭作假或伪造工资会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呢
文凭作假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下列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
2020.06.06 103
-
文凭假被公司查封会被公司追究法律责任吗
如果因劳动者的文凭作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会被用人单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假文凭应聘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2022-11-11 15,340 -
文凭作假会被用人单位追究法律责任吗
如果因劳动者的文凭作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会被用人单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假文凭应聘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2022-06-11 15,340 -
文凭作假会被发证单位追究法律责任吗
如果因劳动者的文凭作假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者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会被用人单位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假文凭应聘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2022-11-03 15,340 -
" 文凭作假" 会被用人单位追究法律责任吗?
一旦发现文凭欺诈,用人单位将追究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用假文凭申请诱使对方表达错误意思的行为,签订的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
2021-11-03 15,340
-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548 2022.04.17 -
01:03
违法强拆追究刑事责任吗
违法强制拆迁是否追究刑事责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刑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法强制拆除被征收人房屋的,侵犯房屋所有权人产权的,应当依法责令行政机关承担全面赔偿责任;如果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强
1,269 2022.04.17 -
01:05
挪用公款几万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挪用公款的用途、去向不同,挪用公款罪承担刑事责任的数额要求不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
1,45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