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资金报案几天抓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报案后多久抓人没有明确规定。正常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重大嫌疑的,警方一般会先进行询问,然后根据询问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其他证据,以决定是否刑事立案,以及采取何种强制措施。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挪用资金向派出所报案的,首先要确定报案的派出所,一般是向被挪用资金单位所在地派出所报案的,报案时要携带相关的材料和证据。举报、报案、控告挪用资金经济犯罪行为,需要提供如下证据材料: 1、提供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营业执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隐瞒事实的集资说明书等材料; 2、提供被控告人是本单位职工的身份证明,如聘任书、聘用合同、任命书、工作证、工资发放材料、职工履功表、两金(养老金、公积金)缴纳材料等; 3、被控告人侵占单位财产、挪用单位资金的依据,以及数额认定的依据。如涉案的发票、单据、银行提款单、转账单、财务账册中记载相关内容的帐页等材料的原始及复印件。
-
挪用资金报案后流程
一、调查: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二、决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
2020.06.08 697 -
挪用资金立案标准几万
挪用资金立案标准一般一万元至三万元以上。犯罪分子挪用资金进行非法活动,资金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追诉。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构成挪用资金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0.03.21 114
-
挪用资金个人报案几天抓人
报案后多久抓人没有明确规定。正常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重大嫌疑的,警方一般会先进行询问,然后根据询问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其他证据,以决定是否刑事立案,以及采取何种强制措施。
2022-07-19 15,340 -
挪用资金立案后是几天抓人
报案后多久抓人没有明确规定。正常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重大嫌疑的,警方一般会先进行询问,然后根据询问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其他证据,以决定是否刑事立案,以及采取何种强制措施。
2022-06-27 15,340 -
挪用资金报警会抓人吗
视情况而定。正常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重大嫌疑的,警方一般会先进行询问,然后根据询问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其他证据,以决定是否刑事立案,以及采取何种强制措施,如果社会危害性大的,会进行拘留。 《刑
2022-11-08 15,340 -
挪用资金多久抓人?
没有明确规定报告后逮捕多久。正常情况下,如果有证据证明有重大犯罪嫌疑人,警方一般会先询问,然后根据询问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其他证据,决定是否立案刑事案件,采取什么强制措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
2021-12-31 15,340
-
00:59
挪用资金罪判几年
如果犯罪嫌疑人作为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通过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违反法律规定的,就构成了挪用资金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挪用资金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首先,如果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
851 2022.04.15 -
01:00
挪用资金罪判几年刑
挪用资金罪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公款是职务犯罪中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 1、挪用公款,当数额达到三万元,则可能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2、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特定款物,数额
614 2022.11.21 -
01:09
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
挪用资金罪,指的是企业、公司或其他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所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所在单位资金供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金额较大且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虽没有超过3个月,但金额较大、进行谋利活动的,或者使用该资金实施非法活动的行为。 根据《关于经
13,2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