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对审判权有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民事诉讼二审改判条件: 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 2、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二审法院查清事实的; 3、民事诉讼二审改判的其他条件。
-
民事诉讼二审改判有什么规定?
民事诉讼中二审改判条件等相关规定如下: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确认存在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二审法院查清事实等情形之一,应当予以改判。
2020.02.08 304 -
民事诉讼对审判人员回避是怎样规定的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
2020.04.11 269 -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有何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1.04.28 232
-
民事诉讼法对一审判决的规定是什么
规定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国家实行民事诉讼二审终审制度,二审判决书下达那一刻起判决就合法生效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第
2022-03-10 15,340 -
民事诉讼法关于审判有哪些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 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上级法
2022-05-06 15,340 -
民事诉讼法对延期审理有哪些规定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 (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
2022-05-18 15,340 -
民事诉讼法二审裁判的规定
有哪些处理情形,裁判效力如何呢?下面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吧。
2021-04-08 15,340
-
01:12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是:15天。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15天内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
4,430 2022.05.11 -
00:59
民事诉讼费胜诉后退费规定民事诉讼费胜诉后退费规定,具体如下:1、诉讼费由原告预交,法院判决后,依判决书的判决确定诉讼费用的承担。原告预交的诉讼费用在判决生效后,可以到法院财务部门办理退费手续。诉讼费用中案件的受理费,属于当事人应交纳的费用,而诉讼中的其他费用,那么
8,058 2022.05.11 -
01:12
民事诉讼会判刑吗民事诉讼是否会判刑,单纯的民事诉讼领域的案件,一般不会涉及到判刑的结果。民事案件关联的大多数是各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但是若法院在审理,或者执行民事案件过程中,发现犯罪线索的,法院应将该犯罪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检查机关或其他有管辖
4,070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