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年假是如何计算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职工带薪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2、规定的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3、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4、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必须执行的,你至少可以每年享受5天的带薪休假,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
年假如何计算?
年假一般按照下面的标准计算:职工的工作时间累计一到十年的,年休假为5天;累计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累计工作时间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020.01.16 236 -
年假如何计算
年假的计算方法: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020.04.18 149 -
年假如何计算
年假天数的计算,一般是以工作年限为依据。工作满1年以上,不足10年的,可休5天年假。工作10年,不足20年的,可休10天年假。20年以上的可休15天。工作年限不是目前企业工作的年限,而是参加社会工作的年限。未休的年假,除员工本人自愿书面申请
2022.04.16 3,058
-
年假是如何计算的?
1、依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
2022-09-01 15,340 -
公司年假是怎么计算的
《职工带薪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
2022-08-29 15,340 -
换公司年假应该如何计算
离开原单位以后,员工跟原单位已经没有劳动关系,因此到达新的单位以后,是需要重新计算享受时间;根据相关文件显示,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才享受带薪年休假,而且不与前劳动关系挂钩。
2022-08-25 15,340 -
年假时间是如何计算的
1.年假一般是按照下列标准来计算的: 2.职工的工作时间累计一到十年的,年休假有5天; 3.累计工作时间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有10天; 4.累计工作时间已满20年的,年休假有15天。而国家的法
2022-07-18 15,340
-
01:37
年休假怎么计算年休假,指的是员工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既可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年假。 根据《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的有关规定,在职员工累计工作满1年但不满10年的,其年休假为5天;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年可享有10天的年休假;累计工作满20年
24,715 2022.04.17 -
01:19
党员的党龄如何计算党员党龄计算方法具体如下: 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党组织对预备党员应当认真教育和考察。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 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
9,208 2022.04.12 -
01:28
数罪并罚是如何计算刑期的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9条规定,我国数罪并罚是采用混合原则,即对于数罪并罚的计算方式,存在多种。1、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及其他主刑并罚的,以及有期徒刑与拘役并罚的,采用吸收原则;也就是当数罪中判处几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时,只执
2,41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