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申报表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1、直接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间接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 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 5000,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
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具体如下: 1、采用直接法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总额减不征税收入减免税收入减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采用间接法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会计利润总额加减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分配应纳税
2022.08.14 30,410 -
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是,用企业当年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弥补以前亏损的金额。如果是居民企业的,税率是25%,如果是非居民企业的,税率是20%。
2020.11.05 298 -
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依法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减去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减去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022.06.17 1,901
-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
2022-06-14 15,340 -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
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
2022-06-25 15,340 -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
(一)居民个人综合所得,以每个纳税年度的收入扣除费用6万元和专项扣除,依法确定的专项附加扣除和其他扣除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扣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
2021-11-07 15,340 -
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是什么
1、直接法。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法。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
2022-05-27 15,340
-
01:32
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怎么填
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的调写如下: 申报的税种为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中一个或多个。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附加等附加税不在此申报,与增值税和消费税整合申报,填
7,715 2022.04.12 -
01:10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应具备什么条件?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纳税人需要在银行开设关于结算的账户; 2、需要独立建立纳税的账簿,编制公司财务会计报表; 3、纳税人可以独立计算自负盈亏。 通常,企业所得税会把企业分为:居民
1,993 2022.04.17 -
01:12
印花税如何申报缴纳
印花税申报缴纳的流程如下: 1、打开地税系统,点击用户密码方式登陆; 2、点击“申报缴纳”; 3、点击“非核定税种申报”后面的“申报”; 4、征收项目选“印花税”; 5、征收品目选择“购销合同”,再点击“填写申报表”; 6、在“收入总额处”
4,756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