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的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虚假诉讼罪的行为对象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峻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的单位或者是个人。二,虚假诉讼罪的处罚为谋取不合法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峻侵害他人正当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峻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可以是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职员和其他直接责任职员,依照前款的划定处罚。有前述行为,非法据有他人财产或逃避正当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划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工作职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划定定罪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虚假诉讼罪的规定如下: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上述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有上述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触犯虚假诉讼罪的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法院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被法院单处罚金。如果法院认为犯罪情节严重的,那么犯罪嫌疑人不仅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处罚金。
-
关于虚假诉讼的规定有哪些
关于虚假诉讼的规定如下: 1、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属于虚假诉讼; 2、犯虚假诉讼罪的当事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02 17,853 -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虚假诉讼的法律规定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2020.02.05 221 -
虚假诉讼罪有哪些
虚假诉讼罪有: 1、民间借贷案件; 2、被告是资不抵债的企业或者其他组织,其财产已经进入法院执行拍卖程序; 3、国有、集体企业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 4、以政府规划拆迁区公民为诉讼主体的分家、分析继承、买卖等案件; 5、在提起离婚诉讼前的某
2022.03.26 417
-
虚假诉讼罪最新规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2021-07-23 15,340 -
虚假诉讼罪有哪些
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
2022-10-07 15,340 -
民诉法虚假诉讼的规定有哪些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2-08-03 15,340 -
虚假诉讼罪的罪名有哪些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本罪可以是单
2022-07-22 15,340
-
01:00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行为人以编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到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因虚假诉讼导致情节严重的,则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
1,553 2020.12.23 -
01:14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关于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凡是以虚构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并涉嫌妨害到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并予以罚金处罚;导致严重的情节,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284 2022.04.17 -
00:55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内容为:行为人以虚假的事实为根据,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使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其常见情形是:行为人通过伪造物证、书证,或者双方通过恶意串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是在刑事自诉
2,51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