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国企行政处分可申请仲裁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我国关于国企行政处分可申请仲裁吗这个问题,为你做出以下解释:.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条【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协商和解】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双方当事人明确有效地选择仲裁时,可以在争议发生后,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争议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哪些争议不能通过仲裁解决。《仲裁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主体平等的组织之间的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一般情况下仲裁可以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依据调解协议制作裁决书,调解书和裁决书对当事人都具有法律效力;达不成协议的,由仲裁庭及时裁决。
-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仲裁
当双方当事人明确有效地选择仲裁时,可以在争议发生后,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的适用范围是指哪些争议可以通过仲裁解决,哪些争议不能通过仲裁解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争端的可仲裁性”。《仲裁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法人和其他主体平等的组织之
2020.04.26 734 -
什么情况下可申请劳动仲裁
在下列情形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其他。
2020.11.04 130 -
什么情况下劳动者可申请仲裁
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可以申请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2020.08.30 258
-
一般情况下劳动仲裁可以申请撤销吗?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就劳动仲裁可以申请撤销吗?了冲裁裁决的撤销程序。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时《仲裁法》中规定的程序,《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首次将这一制度引入劳动仲裁。 撤销仲裁裁决程序的特
2022-08-06 15,340 -
一般情况下什么情况下要申请法律仲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申请仲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什么情况下要申请法律仲裁做出以下解释 1.属于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2.当事人双方自愿,同意
2022-06-29 15,340 -
在我国一般情况下绩效争议能申请仲裁吗?
首先,单单就这个绩效考核的行为和结果来提起劳动仲裁,是超过劳动争议的范围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会受理。那么绩效争议能申请仲裁吗? 但是,如果在公司分红(或者说奖金)的时候,如果他们以你被评为“差”为由不
2022-08-16 15,340 -
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
2022-04-09 15,340
-
00:55
一般什么情况下可以判缓刑
当犯罪分子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时,可以采用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适用于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犯罪分子。除此之外,还要满足犯罪情节轻微、具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利影响等条
1,073 2022.04.15 -
00:57
劳动仲裁申请人未按时出庭还可以再仲裁吗
劳动仲裁申请人未按时出庭的,不可以再申请仲裁。申请人收到书面的开庭通知后,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照撤回仲裁申请处理,劳动仲裁委员会按照撤回处理后,申请人重新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不予受理。因此,劳动仲裁申请人无正当
4,667 2022.05.11 -
01:12
一般什么情况下会判缓刑
适用缓刑的首要条件就是犯罪分子不是累犯,也不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他基本条件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需要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这四个条件。根据实践经验,适用
1,50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