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应该如何解释群体性诉讼

应该如何解释群体性诉讼

2022-09-01 11:05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01回复

专业分析:

集体诉讼又称集团诉讼,还称群体诉讼,最早产生于英国,是主要适用于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一种诉讼。“人数众多”的标准一般在十人以上。它作为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传统民事诉讼中并不具有突出的地位。包括集体民事诉讼、集体行政诉讼。集体民事诉讼如集体诉讼、集体经济合同诉讼、集体拆迁诉讼等等。如果一方当事人或者双方当事人的人数众多的案件需要提起,那么这个案件性质就属于集体仲裁。包括集体劳动仲裁、集体人事仲裁、集体经济合同案件仲裁等等。《》第五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第五十四条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向人民法院登记。向人民法院登记的权利人可以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推选不出代表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与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商定代表人。代表人的诉讼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诉讼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必须经被代表的当事人同意。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对参加登记的全体权利人发生效力。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在诉讼时效期间提起诉讼的,适用该判决、裁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群体性诉讼是主要适用于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一种诉讼,也叫集体诉讼。“人数众多”的标准一般在十人以上。集体民事诉讼如集体侵权诉讼、集体经济合同诉讼、集体拆迁诉讼等等。

章法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1、关于对家庭有特殊困难的罪犯的假释问题 对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确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在司法实践中,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如果罪犯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当地具备监管条件,可以不受法定执行刑期的限制,适用《刑法》第七十三条关于特殊情节的规定,予以假释。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主犯,惯犯、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不予假释。 2、关于未成年罪犯的假释问题 为了进一步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执行对未成年罪犯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中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且假释后具备监管条件的罪犯,可以不受法定执行刑期的限制,适用《刑法》第七十三条关于特殊情节的规定,予以假释。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主犯,惯犯、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的假释,应从严掌握。 3、关于老、残罪犯的假释问题 对老年和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致残)罪犯的假释,应注重悔罪的实际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或者被判处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十年以上,丧失作案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且假释后生活确有着落的老、残罪犯,可依法予以假释。 4、关于执行原判有期徒刑二分之一以上的起始时间的计算问题 根据《刑法》第四十二条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的规定,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适用假释,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起始时间,应从羁押之日起计算。 5、关于有期徒刑罪犯的假释考验期限问题 对于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有适当的考验期限。根据《刑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在司法实践中,对有期徒刑犯假释考验期限的掌握,一般不少于六个月。 6、关于对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的假释问题 在看守所服刑的必须是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和判决生效后经折抵余刑不足一年的罪犯,以及个别余刑一年以上,因特殊需要,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罪犯。在司法实践中,对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和判决生效后经折抵余刑不足一年的罪犯,一般不予假释;对余刑在一年以上的罪犯,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应由关押罪犯的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经主管公安机关审查同意后,报请同级人民法院裁定。 7、关于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间隔时间问题 罪犯减刑后又假释的,一般以间隔一年以上为宜;对于一次减二年或者三年有期徒刑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二年。

律师普法更多>>
  • 诉讼离婚应该如何调解
    诉讼离婚应该如何调解

    离婚调解,指以协助当事人正确处理离婚纠纷为宗旨而进行的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的原则,不得强迫当事人接受调解,并且,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 调解不能久调不决,对于调解无效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判决应当根据当事人

    2021.03.12 140
  • 如何解释行政诉讼
    如何解释行政诉讼

    行政诉讼是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各行政机关行使其行政权力时,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诉讼种类。《行政诉讼法》规定,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8.09 154
  • 群体性诉讼一般是什么意思?
    群体性诉讼一般是什么意思?

    群体性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一种诉讼,群体性诉讼也叫集体诉讼。一般在十人以上就属于人数众多。生活中常见的集体诉讼包括:集体侵权诉讼、集体经济合同诉讼、集体拆迁诉讼等。

    2020.02.28 532
专业问答更多>>
  • 如何解释群体诉讼

    集体诉讼又称集团诉讼,还称群体诉讼,最早产生于英国,是主要适用于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的一种诉讼。“人数众多”的标准一般在十人以上。它作为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方式,在传统民事诉讼中并不具有突出的地

    2022-08-28 15,340
  • 应该如何解释诉讼期间

    诉讼期间如送达期间、审理期间、上诉期间等均属之。诉讼期间依其性质和效力可分为法定期间和裁定期间两类。前者由法律明文规定,多为不变期间;后者由审判机关根据审理情况裁定。诉讼期间:简称期间,在民事诉讼中,

    2022-08-15 15,340
  • 应该如何解释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是指环境保护法、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依法审理,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活动。能够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包括: (1)对

    2022-08-22 15,340
  • 应该如何避免群体性劳资纠纷

    现在就群体性劳资纠纷问题,作简要的分析如下:首先,在可能发生劳资纠纷群体性事件时,企业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企业应当主动、全面地核查问题,包括全面统计可能涉及劳资纠纷的员工,梳理员工的请求,判断员

    2022-08-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诉讼离婚对方不同意应该如何办 01:45
    诉讼离婚对方不同意应该如何办

    一般情况下,诉讼离婚都是因为一方坚持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 因为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只有在双方都同意离婚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就离婚事宜达成一致协议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协议离婚,领取离婚证。 对方不同意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诉讼

    745 2022.04.17
  • 担保物权如何解释 01:30
    担保物权如何解释

    担保物权是指担保物权人即债权人在债务人未按照债权债务合同的约定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发生担保合同所约定的可以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对担保人提供的担保财产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利。 担保物权分为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最常见的担保物权就是抵押权。

    1,906 2022.04.15
  • 租售同权如何解释 01:47
    租售同权如何解释

    租售同权,也叫租购同权,就是租房和买房的居民均享有同等待遇,租赁房屋的承租人与购买房屋的房屋产权人尤其在受教育权利上享有同等待遇。2017年,广州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政策落实租售同权,规定符合条件的房屋承租人子女也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

    925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