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合法地延长劳动合同期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包含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除了上述必备条款外,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如果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则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因此,延长劳动合同的期限实际上就是重新订立一份新的劳动合同,对于之前没有约定到的一些事项也可以进行约定。这一点尤为重要,请各位劳动者多注意。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不符合法定的情形,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自动顺延条款的,无效。如果涉及免除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变更劳动合同的权利,此类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
延长合同期限合同
建立劳务关系一定要签订劳动合同,因为劳动合同的签订关系到劳动者与用工方权利义务的明确,而权利义务关系的明确与双方财产利益密切相关。若没有签劳动合同,用工方固然会负赔偿责任,但员工对开始劳务的时间和应有待遇也难以证明。因此,当以劳动合同进行约
2020.02.08 435 -
应该怎么延长劳动合同的期限
如何延长劳动合同的期限 合同到期双方约定的情况下可以延期。 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 (二)工作内容;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四)劳动报酬; (五)劳动纪律; (六)劳动
2024.06.26 10 -
劳动合同可以按照什么情况延长劳动合同期限
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延长的情形: 1、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2、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等。
2020.06.30 129
-
劳务合同有期限吗?期限如何延长?
有,合同到期双方约定的情况下可以延期第十九条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劳动合同期限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
2023-09-07 15,340 -
劳动合同到期后如何延长期限,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效吗
1、您好,您在单位已签订两次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与单位之间建立了劳动关系。2、单位要您在合同快到期时先签辞职合同,然后再与您续签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单位的这种做法是没有法律意义的,换言之,是否这样做
2022-05-05 15,340 -
用人单位延长劳动合同期限合法吗?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2022-11-02 15,340 -
劳动合同期限延长一次算不算劳动合同
1、不算,劳动合同到期前延长合同期限不属于续订。 2、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如果未履行完毕仍然有效。但是履行完毕的就需要按照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在必
2023-01-21 15,340
-
01:23
劳动合同满几年是长期合同
长期合同就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一般情况下,劳动合同满10年可签长期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这种合同的特点是期限不固定,没有终止时间,只有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出现时,才能终止无固定期限的
8,344 2022.05.11 -
01:10
试用期和劳动合同期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如果劳动合同的时间期限为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那么试用期不可以超过1个月; 如果劳动合同所约定的时间为1年以上不满3年的,那么对应的试用期不能超过2个月; 对于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是3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9,113 2022.04.15 -
00:49
长期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方法
长期劳动合同解除赔偿的方法如下:如果不具备法定理由,不遵守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关系的,都是属于违法解除,那么这种情况需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作为赔偿金,即每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的本人工资。在以下情况下,劳动者可以获得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与劳动
2,746 2022.04.17